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凝聚共识,畅享未来。1月10日-11日,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市举行,论坛以“和谐共生: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深入探讨滨海湿地保护,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扩大生态朋友圈,凝聚保护滨海湿地共识
△全球滨海论坛 郜野乔
自2017年起,盐城连续4年成功举办黄(渤)海滨海湿地国际研讨会,该会议逐渐成为滨海湿地和迁飞候鸟保护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2019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盐城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移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做好“后申遗”文章。
2022年,盐城从举办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升格到部省联办的全球滨海论坛,意味着会议迈向了规格更高、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搭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全球机制性平台,通过不断扩大的生态朋友圈,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
△湿地精灵 束健
1月10日晚,在全球滨海论坛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发表了主旨演讲,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政策,以及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陆海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提升陆海空间治理水平,推进陆海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滨海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等重要举措,为全球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在致辞时介绍了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践行绿色使命,打造全球生态治理机制性平台,推进生态高效能治理的新举措。
为期两天的交流碰撞,嘉宾一致认为:滨海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课题,应该推动建立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全球滨海保护的国际交流平台,凝聚共识,共同行动。
拧成一股绳,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丹顶鹤 陈国远摄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NbS)是此次论坛会上会下的热频词。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盐城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更大程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构建融“自然—科普—生态”为一体的黄海湿地,为打造滨海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范例。
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践专题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杜官印认为,NbS的核心是保护生态,可持续管理生态、恢复生态系统、应对社会挑战,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多重效益。这样的理念与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冬季候鸟 李东明
“论坛围绕着滨海湿地迁飞候鸟、气候变化、海洋篮碳、生物多样性等当前国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表示,“我们迫切需要从成功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智慧,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和修复中,包括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气候变化相关问题。”
此次全球滨海论坛,取得累累硕果。在论坛的国际咨询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此外,论坛期间,发布了《盐城共识》等。
△火烈鸟 孙家录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表示,相信在《倡议》的指引下,全球滨海论坛的建立进程能够汇聚起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大家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共同打造全球滨海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 江苏
- 2022-01-12 13:37:14
- 江苏
- 2022-01-12 13:36:36
- 江苏
- 2022-01-12 13:35:54
- 江苏
- 2022-01-12 11: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