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线上线下欢聚,江河汇聚于此!2022南京市“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开启


现代快报讯 200 多万网友线上欢聚、秦淮河与扬子江水汇聚博物馆、大咖探展说展 ……5 月 18 日,2022 年南京市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 " 系列活动暨《从秦淮河到扬子江》特展启动仪式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举办。本次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承办,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

好热闹!超 220 万网友线上围观

" 听说今天有好多活动哦 "" 想看这个特展 "" 快听听,好像是南京白局 "…… 上午 9 点不到,南京市博物馆门口就来了不少市民,正在扫码预约、等候入场。步入朝天宫,孔子像旁的空地上特设了非遗展示区,南京剪纸、葫芦画、风筝、花灯、面塑、泥塑等众多特色非遗,展示着传统文化魅力。



△舞蹈表演

" 没想到今天还能赶一场‘非遗大集’!" 市民刘先生开心地说,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往年他都会来看看,每次都有收获。" 刚刚看到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曹红制作的风筝,充满了春的气息;南京绒花非遗传人赵树宪的绒花饰品精致美丽,很开眼界。" 广场上,超火的国风舞蹈《只此青绿》、韵味十足的《南京白局》、花样繁多的空竹表演等不间断上演,在红墙黄瓦的映衬下,古韵十足。



△非遗展示

线下热闹,线上也欢乐。直播中,聊天区网友不断盖楼," 准备周末去市博,正好约个新展 "" 这么多展览和活动,够看咯!"" 不去挤网红桥了,来看文物展 "…… 现代快报 + 线上超 220 万围观,新华社、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水韵江苏、文博圈等众多媒体转播。

有创意!跨时空,秦淮河、扬子江汇聚于此

启动仪式上,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颜一平致辞。他说,南京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博资源,2021 年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共计 1784 万余人次,举办展览 302 场,各项指标数据位居全省首列。"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意在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的强大能力,呼吁社会各界建设美好未来。"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颜一平致辞

现场让网友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秦淮河、扬子江 7 个点位的水样汇聚在一起,点亮了 "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 " 八个字。为充分展现从秦淮河到扬子江这一主题,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溧水东庐山、句容宝华山、江宁方山埭、东水关、西水关、夫子庙、三岔河以及长江大桥处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来水样,作为秦淮河和长江南京段的象征。

来自 7 个点位的水样跨越空间,汇聚长江水中,展览正式启动。



△特展启动仪式

" 秦淮河的水和扬子江的水竟然在这里汇聚 "" 大江大河以这样的方式‘相见’,太有意义了!"" 秦淮河和扬子江的水质怎么样?应该很好吧!我们喝的都是长江水 "…… 网友纷纷留言。

说不尽!每一件国宝都大有来头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直播中,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导览,为观众在线说展。



△特展现场

"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这个古老的童谣,起源于三国孙吴时期。特展中,一个独立展柜里摆放着三国孙吴时期的青瓷双系罐。你知道吗?文物背后的故事,恰巧暗合了流传千余年的童谣。

青瓷罐底部浅刻 " 当值还都 " 四宇,字迹潦草。这四个字和童谣,都是一段迁都风波的历史见证。甘露元年(公元 265 年)九月,孙皓将都城迁至武昌。此举损害了江东豪门大族利益,逍到极力抵制。时任荆州牧陆凯上书朝廷,引用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在江东大族的强烈反对下,孙皓迁都武昌仅维持了一年零三个月,便于宝鼎元年(266)十二月还都建业。



△特展上的文物

岳涌说,一些看起来有点 " 朴实 " 的瓷器,实际上也大有来头。一组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罐、原始瓷碗,看起来表面坑洼不平、颜色暗淡,远不如现在的瓷器那么光彩照人。但它是瓷器的 " 祖先 "。" 原始瓷是中国瓷器的最初形态。它的烧成温度,没到现在烧瓷器的温度,但它已经有釉,而且瓷胎的渗水率远远高于陶器。" 岳涌说,目前我们用到的瓷器,源头就是原始瓷,江南地区是原始瓷的重要分布区之一。

【名家说展】

胡阿祥:秦淮河是 " 小家 ",扬子江是 " 大家 "

" 胡老师讲的太棒了 "" 南京与秦淮河、扬子江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 线上现代快报 + 直播中," 神秘大咖 "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做客直播间,让很多网友惊喜,他们与网友分享了不少南京与秦淮河、与长江的故事。



△胡阿祥

让胡阿祥很感慨的是,展览以一件件文物串起南京与秦淮河、与扬子江的故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它们。

南京与秦淮河、扬子江的故事源远流长,如何理解它们的关系?胡阿祥表示,两条河流都是自然的河流,揭示了人和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秦淮河是 " 小家 ",扬子江是 " 大家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长江的上游是巴蜀文化,有一种神秘色彩;长江中游是荆楚文化,那是一种浪漫;而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它的变迁尤为复杂。南京是以吴越文化为底色,不断传承华夏文明。

同时,长江从军事防线到交通要道,让南京成为了中国走向蓝色文明、海洋时代一个最关键的据点。所以无论从民族意义上、经济意义上、文化的传承意义上,南京在长江流域的江城中间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胡阿祥认为,了解从秦淮河到扬子江的历史,能对南京的过去有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对南京的未来充满期待。

王志高:从明代开始,南京进入 " 扬子江时代 "

" 现场观展,感觉很震撼,尤其是看到秦淮河两大源头重要考古发现的‘聚首’。"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志高说。他曾经是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这次展出的不少文物都是他主持考古发掘的。



△王志高

王志高认为,这场展览非常有意义,它用文物的形式,反映了从远古以来南京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聚落到建城、建都,就是一个从秦淮河到长江的历程。从进入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我们发现的早期聚落的遗址,主要分布在秦淮河及其两岸的支流。南京城的起源,也就是越城、金陵邑,就位于当年的秦淮河入江口。"

围绕这次特展的主题,王志高认为,南京真正进入 " 扬子江时代 "" 海洋时代 " 是从明代开始,在这之前是 " 秦淮河时代 "。从江 " 经营 " 到海,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策划地,也是造船、出海的地方。王志高表示,他希望这场展览是一个 " 上篇 ",未来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策划展览的 " 下篇 ",从扬子江到大海,走向世界。

直播回顾 | 博物馆的力量!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宋经纬 王卫 张文颖 储希豪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