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近日,蔡丹君新作《百问红楼:人物众生相》《百问红楼:情节名场面》在京首发面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两本书,是从广大读者、网友的好奇提问中总结出来的,集中回答了蔡丹君讲授《红楼梦》过程中,读者提问最多的近200个关于人物和情节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红楼梦》人物的复杂关系、行为逻辑和性格特质,读懂曹雪芹在《红楼梦》情节中埋下的伏笔和隐喻。
在四大名著中,始终为亿万读者津津乐道、令大家“意难平”的作品,一定是《红楼梦》了。在众多解读《红楼梦》的博主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蔡丹君老师是很特别的一位。从大学念中文系开始算起,蔡丹君已经浸淫文学世界二十六年了。独特的解读视角,扎实的文学专业功底,多年在高校的一线教学经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亲切讲解风格,让她迅速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暴风式吸粉。
从解读《红楼梦》的关键情节、重要人物,到深扒荣国府的经济账、逢年过节的美味佳肴……蔡丹君讲解《红楼梦》,不夸张、不戏说,给出扎实专业、正本清源的细致解答。
在《百问红楼》系列新书首发式上,蔡丹君表示,她立志做“实用”的古典文学知识普及工作。
何为“实用”?蔡丹君认为,“实用”就是有针对性。《百问红楼》系列新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她在课堂教学、网络解读《红楼梦》时,针对学生和读者提问最多的问题做出的解答。“发问,是叩响《红楼梦》大门的有效方式。先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进而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才能与书中人物共情、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也了解自己作为读者的心境。”
“短视频和纸质书不同,纸质书是更能沉淀下来、留得住的东西。”历经两年打磨,蔡丹君老师将她讲授《红楼梦》的心得进行梳理、整合,进行了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补充了大量扎实的论证和文献材料,撰写成《百问红楼》系列。
在新书首发式上,她介绍了《百问红楼》系列的成书过程:“我一直反对直接把视频变成书,视频中讲的是松散的口语,一部书要写出来的话,一定要字斟句酌——这两本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收录了很多视频中来不及讲深、讲细的新内容。”
蔡丹君认为,看似“神秘”“高冷”的《红楼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是一部“当代生活指南”。她的解读从文本出发,延展到古典文学的过去和当下。“我解读《红楼梦》,是从前面的朝代往后读的,回溯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去做梳理。也希望把当代的问题带回到《红楼梦》里去印证,让它能成为一个‘人间指南’。”
(出版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