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张宇
- 时间:2025-07-18 14:10:52
7月17日消息,针对媒体反映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揽收快件收费计重“向上取整”的情况,国家邮政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开展核查工作,指导相关寄递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优化完善服务收费计重规则,并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对外公示(公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向上取整”本就不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但近年来,“向上取整”现象却较为普遍。媒体记者实测8家常用快递公司发现,其中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有快递员称,即使2.1千克也算3千克,更有快递公司将重量2.7千克左右的快递标注为4千克。
国家邮政局的核查带来的结果很直观,目前,相关快递企业普遍参照《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优化了计重收费规则,即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
这并不是快递企业改良了称重机制。按照现行规定,快递需要称重,且计费重量需保留千克小数点后至少1位。也就是说,绕了一圈,某些快递企业只是对相应规则恢复了落实。至于架空规则期间所导致的利益受损、资源浪费,则难以计数。这个教训实在深刻。
仅凭常识就可以确认,“向上取整”行为一如短斤少两,坑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寄件基数庞大的背景下,快递企业从中获取的好处难以估量。但由于“秘而不宣”,不少消费者并未留意,且也有人持以“小事一桩”的观点,不愿为一两件快递的“得失”与违规行为博弈,导致这种现象肆意滋生,形成扰乱行业正常秩序的乱象。
也许有的快递公司并不在意这些“蝇头小利”,而只是为了省事,但“向下取整”或者“抹零”不也很省事,干吗不这么做呢?所以,从逻辑上说,“向上取整”就是一种与民争利的故意,对这种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听之任之。
值得一提的是,“快递不上门”等争议也曾浮现于现实场景中。对此,国家邮政局也曾发布管理办法加以约束。
延伸而论,“向上取整”等问题并不只是出现在快递行业中。经济日报等媒体曾指出,停车、使用共享单车、使用共享充电宝等领域都存在“向上取整”计量行为。此外,包括台球馆在内的一些体育或娱乐场所,消费时长也按整数计算,导致消费者额外多付了费用、影响了体验。此类行为的一大共性,就是设定不公平交易条件,逼迫消费者服从企业的“游戏规则”。
“向上取整”绝不是行业惯例,而是霸王条款。这种不良行业风气,与优质服务意识相左,与市场契约精神背道而驰,让有识之士深感忧虑。整治快递行业“向上取整”问题的经验说明,通过监管发力,解决行业内的“疑难杂症”,是关键所在。然而,经营主体不能总是在搞乱了规矩之后指望有关部门来收拾局面,而是应该拿出责任主体的担当,强化自律、主动作为,把群众的合法利益和冷暖放心上,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忘提升社会效益。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