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快快评|又见“开票即候补”,代抢岂能为所欲为



9月16日,12306正式开启国庆长假高铁票预售,网友吐槽比演唱会门票还难抢。还有网友表示“开票即候补”。

近年来,高铁票每逢节假日就“秒光”已经成了“固有”的现象。很多网友在网上吐槽买不到票的焦虑,而一些网友则另外想辙——代抢的“应运而生”,似乎为一些乘客打开了“一扇窗”。

据报道,在某二手平台搜索,12306国庆代抢一张车票需要加价110到150元不等。一位代抢表示,自己今天一上午的收入为1200元左右,“单子很多,接不过来”。还有代抢表示“国庆肯定会涨价”。

当下,“代抢”一词并不陌生,代抢演唱会票、代抢苹果手机……标志着“商业机会”的存在。然而,正如有网友所言,如果连回家也要靠代抢,那简直太让人无语了。

听上去,代抢和“助力”差不多,其实还是依赖软件“加速”、跑赢竞争者。尽管比起充满忽悠意味的“加速包”,代抢貌似更“靠谱”,然而把希望寄托在代抢上一样存在风险。国家应急广播曾提示:车票均为实名制,盲目相信黄牛代抢,不仅耽误出行,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对于代抢抬头的现象,12306客服也向媒体表示,代抢并非12306官方功能,不建议旅客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购买,有可能会出现被诈骗或者泄露身份信息等情况。

对于铁路部门的提醒,乘客当听劝,不可因一时着急而做出错误选择。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不能止于“不建议找代抢”,还要多多采取行动。

代抢绝不是助人为乐。本质上,代抢行为依然是在作弊,损害的是公共利益。某种意义上,代抢就是“新黄牛”。不过,比起过往黄牛需要囤票的弊端,代抢的路数更为简易、隐蔽,也更容易自我美化。这就提醒有关部门要针对新动向、新特点,不断强化票务管理,消除薄弱环节,营造公平有序的购票环境。

应该看到,代抢也有违法犯罪之嫌。2023年国庆节前夕,两男子因加价代买火车票被北京铁路警方依法行拘。此前,江西一男子更因通过抢票软件帮他人抢票,被判犯倒卖车票罪,获刑一年六个月,罚金124万元。

当然,围绕“代抢是不是有罪”的话题,法律界存有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代抢已经深入危险边缘。铁路警方依法惩治某些代抢,彰显了法律精神,弘扬了公平正义。

回家团聚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权利。呵护这份情怀和权利,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