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2025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展示︱南通: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心脏”,AI重构城市竞争力

在南通,AI技术正深度融入多领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面对行政复议案件激增难题,全省首个行政复议智能助手“复e通”上线,提升办案质效;家纺产业中,无人车穿梭转运,配合专用枢纽仓重构物流集散体系;非遗扎染领域,智能机器人车间以高精度操作,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实现智能化生产。南通正借AI之力,在行政、产业与文化传承方面开启创新发展新篇章。9月17日—18日,2025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宣传展示活动采访团走进南通,近距离探访在这座“近代第一城”跳动的人工智能“心脏”。

 系统生成行政复议决定书(模拟)

“最强大脑”为行政复议办案提速

近年来,全国行政复议案件年均增长率超30%,南通海门地区增速更突破70%,“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案件办理质效面临挑战,亟须技术赋能破局。在此背景下,5月8日,全省首个行政复议智能助手“复e通”在南通海门正式上线。7月,该系统入选“2025江苏省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

“这个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行政复议办案效率,利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意见。在此基础上,人工再进行阅卷办案,缩短办案周期。”南通市海门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负责人唐贞贞表示,该系统可以实现证据溯源、法条溯源,让系统生成的意见每一句都“有理有据”,方便办案人员进行人工查阅。此外,系统还自带类案检索功能,可以实时寻找匹配具有高相似度的案例作为参考,实现同案同判,为生成决定提供有效参考。

据了解,“复e通”系统采取前端交互+后端服务的技术架构,前端为办案人员提供案件信息浏览、AI辅助建议等功能,后端集成检索引擎、知识库、多个大规模语言模型等模块,组成完整的复议辅助平台。系统主线以“辅助复议为中心”,各阶段环环相扣,从自动阅卷检索,到智能听证,再到文书生成,构成一体化的办案流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探索还未达到复议文书“基本可改”,海门的“复e通”系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复e通”系统已可自动生成工伤认定、政府信息公开、职业打假以及一般公安行政处罚案件的复议决定书初稿,能准确填写当事人信息、案由等基本项,并为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部分提供初步表述框架,系统可用率90%—95%,生成文本仅需5—10分钟,达到“初稿即用”水平,相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尚未实现的“文书基本可改”阶段,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海门正探索将“复e通”经验复制到行政执法监督等其他法治领域,推动海门“AI+法治”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打造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成果。

 无人车

无人车成南通家纺转运“细胞”

家纺是南通市通州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这里年销售超12亿件家纺产品,占据全国80%、全球60%市场,撑起千亿级产业规模。在通州区川姜镇的街头,一辆辆满载家纺产品的无人车往来于工厂和发货仓库之间,成为穿梭在家纺城中的转运“细胞”,助力南通家纺产品走向世界。

“单车单日送货量达686票,单车单日任务数提升至7.9次,高效破解了传统家纺物流‘运力不足、效率偏低’的痛点。”南通云尚找家纺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伟介绍说,原先,商户接到订单后,都是由商家配送员、仓库拿货员等骑着三轮车,往来于门市、工厂和仓库之间,从头到尾要进行约11次人工搬运和至少3次的运输任务。如今,依靠找家纺系统内无人车配送和星环枢纽,商家接到订单完成备货后,无人车直接开到商户仓内拉货,相较于此前装卸次数减少9次,全链路时效优化2—5小时,极大提升了发货效率。

全国首个无人车专用枢纽仓——找家纺星环枢纽,可支撑500台无人车同步作业,实现单日20万件家纺产品收发、3000次运输任务调度,重构家纺物流集散体系。

9月7日,找家纺无人驾驶接驳系统已完成“上路许可—测试运营—示范落地”全流程闭环,60台运营车辆实现累计安全运营超1.1万小时、行驶里程突破14万公里的零事故纪录。在基础设施布局上,系统配套高精地图里程已超1700公里,为规模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AI机器人生产线

AI赋能南通非遗扎染“向新而行”

走进江苏华艺集团的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车间,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几台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在白色T恤上点染色彩。深邃的靛蓝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沿着预设的轨迹悄然渗透,绽放出迷离而独特的花纹。

“我们运用‘手工扎花个性化—机器人执行—数字管理’的一体化系统,构建起体系化机器人生产流水线,相较于原先的人工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江苏华艺服饰有限公司扎染事业部总经理景小连介绍说,机器人注染的颜色统一度更高,范围更可控,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特色,还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正品率高达98%。依托AI机器人先进的视觉识别系统,可以高度还原非遗扎染技艺,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

此外,机器人还能通过深度学习,模仿出传统扎染工艺的随机美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既符合时尚潮流又不失文化底蕴的全新图案。同时,在环保方面,通过技术革新,这条流水线也大幅减少了染料损耗与污水排放,高度契合绿色发展理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 花宇 文/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