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南京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来了,规划建设7处机场

10月9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南京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开始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南京规划形成“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7处机场。规划新增宁蚌高速铁路、宁宣高速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

2035年南京要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南京的交通目标是2035年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123”交通出行圈,即1小时通达南京都市圈各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035年建成标杆型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实现“4155”时空目标,即市域15分钟通达国省干道,中心城区15分钟通达高快速路,中心城区小汽车出行比例力争不高于15%,构建15分钟居民生活圈。居民步行5分钟公交站点可达,5分钟换乘可达,公交车到达及离开延误率小于5%,构建5分钟老幼生活圈。

南京规划建设7处机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规划草案对南京机场建设有了新的提法。

根据《草案》,南京规划形成“一主一辅、五个通用机场”的航空总体布局。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机场为辅助机场。同时,规划高淳定埠、溧水和凤、栖霞龙潭、浦口老山、六合龙袍5处通用机场。至2035年旅客年吞吐量客运8000万人次,至2035年货邮年吞吐量货运140万吨。

此外,《草案》也再次明确了建设多式联运的空港枢纽,将高速铁路、市域快线、城市轨道、高快速路、干线公路等引入机场。比如,禄口机场将引入宁宣高铁、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S1号线、S7号线、18号线等轨道交通,衔接宁宣高速、宁黄高速、仪禄高速等区域道路。马鞍机场将引入宁淮高铁、沪渝蓉高铁等高速铁路,轨道交通14号线,机场快速路、浦六路、宁淮公路等区域道路。同时,还将在城市主要综合客运枢纽和都市圈城市建立城市航站楼,提升机场服务辐射能力。

在构建多级对外综合客运枢纽体系方面,南京将打造5处国际(国家)级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分别为禄口枢纽、马鞍枢纽、南京南站枢纽、南京站枢纽和南京北站枢纽。

规划新增宁蚌、宁宣高速铁路,扬镇宁马城际铁路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南京这座枢纽之城连通四方。《草案》中,南京将提升广域联通的铁路枢纽,规划“两环十八线,四处跨江通道”的铁路网布局。记者注意到,除了现有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宁沿江高速铁路、宁杭高速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宁合铁路、京沪铁路、宁启铁路、宁芜铁路等,还要规划新增宁淮高速铁路、沪渝蓉高速铁路、宁蚌高速铁路、宁宣高速铁路、宁杭铁路二通道、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进一步加密和都市圈以及周边城市的联系。

此外,远景还预控了常芜铁路、北沿江铁路、宁淮铁路和超高速铁路建设空间等。

规划过江通道27条,夹江通道3条

在建设更高水平畅达都市中,《草案》提到,完善拥江发展跨江通道,满足国家和区域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跨江联网通达,支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和双主城拥江发展等多重需要,规划建设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各类过江通道24处27条,远景预控通道1处;规划夹江通道3条。鼓励公铁合建,节约利用通道资源。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大家关注的轨道13号线、14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一批地铁过江线,汉中西路过江通道等都在其中。

建设约1000公里的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南京正在建设标杆型绿色出行示范城市,未来构建更高水平公交都市。《草案》中提到南京要打造中心城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外围地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多层次、多模式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慢行交通为延伸,全域连通、全程链接、全民服务,多网融合的完整公共交通体系。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中心密集成网、轴向快线放射,市级中心多线交会、市级副中心两线以上换乘、外围地区级中心快线相连”,约1000公里的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全域公共汽电车分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和城际公交”四个层次,建立快线、干线、支线和微循环公交相融的多级公交网络,积极推进数智公交系统建设与服务,鼓励发展通勤、通学、就医、文旅等多样化、定制化和需求响应公交服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赵丹丹

(图源 南京市规划资源局网站)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