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持续高温,大片农作物不同程度受到干旱的影响,扬州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全力以赴抗旱保苗促增收。
稻田“喝”上了救命水
“土软了、苗青了,500亩水稻活过来了。”8月16日中午12点多,江都丁伙镇联盟村的许建新从田里抓出一把泥土,握在手心舍不得放开。几天前,稻田里的土壤已经开始干裂,部分水稻苗开始泛黄,看着眼前流动的水,他激动不已。
今年51岁的许建新是浙江人,在联盟村承包土地已经20多年,以前是夫妻守着500亩田,后来儿子也回来做起了“新农人”,成立了江都区乐晨农机专业合作社。
目前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连日来的高温天,可急坏了许建新。“上游的水过不来,前段时间都是用的附近河里的水,后来河水也吃紧了,看着土地慢慢干裂,苗开始发黄,村里的种田大户都急坏了。”许建新说,种了几十年庄稼,今年的高温还是头一次遇到,要是再没有水,庄稼就要“干”死了。
联盟村党支部书记倪凤安了解情况后,带着水泵和几大圈水管来到田头,引流灌溉。种田大户们帮忙布置水管,从100米接到200米、300米、500米。忙碌3个多小时,联盟村的所有稻田终于“喝”到了救命水。大户们坐在田埂边,顾不上擦汗,看着田里水一个劲地乐。“有水了!庄稼活过来了!”
24小时不间断“押水”
记者15日在仪征市大仪镇采访看到,连日来,大仪镇镇村干部成立护水队,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抗旱保苗。
大仪镇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自今年旱情发生以来,镇内成立专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24小时不间断“押水”,积极调度水源,分别从秦楠河和扬寿河翻水对全镇7个水库进行补水,保证农田抗旱用水,现有23座泵站点已全部投入使用,水库日补水约22万方,旱情期间,各电灌站均满负荷运行,已累计开机9850小时、提水900万方。
各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水库、水池等就近条件,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提等多种措施,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并对引水困难的农田修建沟渠等灌溉设施,截至目前,每天出动村干部和村民约35人次,累计抽水灌溉至农田7万多亩,全力以赴抗旱保丰收。
- 即时新闻
- 2022-08-15 09:28:13
- 即时新闻
- 2022-08-11 09:48:55
- 即时新闻
- 2022-08-10 17:14:40
- 即时新闻
- 2022-08-09 15: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