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镇江公安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平安支撑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志斌 记者 曹德伟)11月8日一早,镇江市公安局新区分局丁卯派出所副所长倪俊刚就赶到位于大学科技园的江苏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60份危化品从业人员无犯罪记录证明交到公司对外事务部部长滕少钢手上。“没有想到,昨天才提交的申请,你们这么快就办好,还上门给送来了。”滕少钢意外惊喜。今年以来,镇江公安聚焦服务提质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平安支撑。



效能提升,服务更走心


“公司流水线24小时生产,500多号人需要出具相关证明,一个个去派出所登记查询会严重影响公司生产。”滕少钢说,今年派出所开展“警企一警通”服务,预约登记、上门服务,给企业带来“意外惊喜”。



“镇江公安不断营造‘惠企、便企、安企’的优质营商环境,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构建公安政务服务审管融合新机制,全力服务保障镇江高质量发展大局。”镇江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文生表示。


服务好不好,群众感觉最重要;改革千万条,便民利民最必要。镇江公安立足我市“城区小、人口少”的特点,因地制宜、按需布局,积极推进基层公安机关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做优镇江公安3公里便民服务圈,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就近办、一窗办、自助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全市首批建成综合服务窗口7家,群众可以就近办理涉及治安、户籍、交管、出入境等26大项、100小项公安业务,企业、群众就近办理各类业务1.8万批次。



发展“跑起来”,人才是关键。镇江公安联合科技部门,合力打造“镇舒心”外国专家服务品牌,对来镇工作的高端人才,一体化提供咨询、受理、审核、发证等服务,争取上级支持,公安、科技两项许可办结时限由35个工作日大幅压缩到15个工作日,让来镇人才第一时间感受到镇江温度。推行20天,已经为十数名外国专家提供有效服务。以“市场主体进、公安在这里”为导向,细化梳理涉企公安审批服务和监管职能两份清单,做到“多向企业问需求、少让企业提请求、不让企业提诉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牵头重点监管部门和辖区公安派出所,同赴云时代创新中心、凤凰广场等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联合上门服务实地论证,在为民服务中不断深化和改进“警企一警通”机制。


协同发力,破案更用心


2021年夏,天津、四川、广东三地,“行动!”一声令下,不到10分钟,5名嫌疑人悉数落网。丹阳警方耗时半年,成功侦破这起涉及本市知名医药卫生企业的重大侵犯知识产权案。


鱼跃医疗系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其主要产品——血氧仪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重要医疗物资,是判断血样饱和度的重要工具,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2020年10月,鱼跃公司客服中心收到客户要求返修的YX303型血氧仪,发现系假冒产品。丹阳警方高度重视,迅即成立专案组,循线溯源,最终查获假冒鱼跃血氧仪5万余台,销售金额600余万元,涉及国内数十城市。



紧盯大要案件,精准靶向发力,镇江公安在顶层设计、情报融合、警种联动、条块协同、资源互补上下功夫,探索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合成破案打击实战警务机制,侦破大要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1名,有力护航镇江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案件侦办要求,在市级层面建立指挥中枢,统筹市、县两级各领域数据战队、情报研判和侦查办案力量,以重大线索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公安内部和社会面海量数据资源,开展数据研判、合成作战。在取得成熟研判成果时,由镇江市公安局指挥中枢按照线索等级部署核查,实施精准收网打击。针对当前经济犯罪隐蔽性强、智能化程度高、手段复杂多变等特点,成立3支“合成研判团队”,紧盯本地突出经济犯罪和跨省跨市新型、重大经济犯罪,先后成功侦破大要案件12起。


隐患排除,护航更专心


一年内,累计发布职工交通违法内部通报7期,劝导、登记交通违法行为376次,处理违规职工402人次,企业职工非机动车头盔佩戴率和机动车安全带使用率实现了100%。“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地处S243省道、G4011扬溧高速、长江路主干道交汇处,交通状况复杂,企业职工参与交通活动具有潜在交通安全风险。”镇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润州大队大队长董锐表示,大队与该公司协议共建“平安交通”,定期“送课上门”、设置宣传区、指导企业完善内部管理章程、规范厂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当好企业安全的监管员、企业纠纷的调解员、企业经营的服务员,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镇江公安以“平安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加速度”。紧盯不放心的事情、岗位和环节,滚动排查存在问题隐患,依法从严落实整改到位,全市公安内保部门共检查单位3492家次,消除隐患300余处。


出得方便、行得安全。镇江公安交警部门不断延伸服务触手,推行车管业务“上门办”“网上办”,先后建成51家机动车专网登记服务站,实现40%以上新车上牌和80%以上二手车过户业务在“家门口”办理。将市区路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增加至每个路口不少于5套,实现配时方案精细化管理,调整210余个路口的配时总周期,20个路口创新采取交替放行、插入放行等方式,不断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在对市区6车道以上路口进行排查的基础上,施划左、右转弯导向线和危险警示区域等82处。突出104国道、312国道及122省道等事故高发路段,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全覆盖”的排查治理,对排摸出的21处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风险隐患,全力推动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风险隐患及时清零。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