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南京:优质营商环境,引来“源头活水”

企业相关人员在窗口办理业务。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企业相关人员在窗口办理业务。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扫码关注“紫金山观察”

扫码关注“紫金山观察”

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也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今年,南京出台《“十四五”期间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市场主体突破300万家、实现翻倍的目标。 

开局之年收官在即,市场主体的“蓄水池”情况如何?记者从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10月底,南京新增市场主体23.73万户,提前超额完成“新增22.5万户市场主体”的年度目标。 

水美而鱼肥,土沃则稻香。按照“生得多、进得快、养得活、长得壮”的基本思路,南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各生命阶段都能得到优质服务,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 

生得多:新登记外企同比增长近四成

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73万户,同比增长30.6%。其中,新登记企业8.61万户,同比增长17.2%;个体工商户15.1万户,同比增长39.84%。 

按行业分类,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11.16万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35万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5万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万户,建筑业1.43万户。

分类统计表中,一项数据格外亮眼:新登记企业中,外资企业有913户,同比增长39.6%。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为何格外青睐南京?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外资企业选择落户南京,主要得益于南京不断扩大的开放机遇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比如,自贸区南京片区率先尝试放宽外商投资性公司设立条件,取消外资已设立企业数量要求。 

今年2月,南京连续第三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再度升级的“100条3.0版”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其中8条全国首创、46条全国领先。 

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外商投资发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进一步提振了外企选择在南京、落户在南京、发展在南京的信心。 

进得快:新办企业流程半天完结

“不到半天就全部办好了,又快又省事。” 

6月底,南京浩宙建筑装潢有限公司房会计在栖霞区政务中心领到了营业执照,并现场办好了税务登记、企业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和公积金登记等业务。她告诉记者,老板选择在南京创业,就是看中了南京优质的营商环境,“一套手续办下来,体验超级好。” 

记者从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依托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南京市整合企业设立、印章刻制、税务备案、银行开户等备案事项,实现数据同步采集、信息实时流转、各环节同步推进,变“串联审批”为“并联服务”,彻底改变企业开办各自为政、多点办理的模式。 

目前,营业执照、刻章、办税、银行开户预约、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员工参保、企业医保 “6+1”个事项已实现一链通办,施行一窗受理、一表登记,所有流程半日即可办结。市本级和部分区还提供免费刻章的“零成本入市”服务。 

以税务登记为例,南京税务部门推出“新办企业套餐”,将新办企业税务登记、税种认定、票种认定、实名采集等多种事项,集成到一个套餐办理,将企业开办税务环节压缩至10分钟以内。 

南京市全面推行“名称自主申报”制度,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均可通过网上申请、系统自动比对的方式,实现名称登记的“不见面申报”。 

此外,电子营业执照的跨部门、跨区域运用也在进一步推广,支持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直接读取、调用相应市场主体的电子证件信息,已实现外省市场主体在宁设立市场主体的电子执照应用。 

养得活:惠企红利吹活“一池春水” 

愈加肥沃的创业创新土壤,让企业在南京不仅“开得下去”,还能“活得更好”。 

今年疫情期间,南京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举措》,聚焦“免、减、补、缓”,进一步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减负,让企业获得感满满。 

“我们小微初创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有限,南京稳企十条和减税降费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江苏成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小薇是一名“80后”创业者,“政府部门就像是我们的‘娘家人’,经常为我们‘量体裁衣’,提供政策咨询、规划发展方向。” 

为落地落细“稳企十条”和减税降费政策,市税务局持续汇集延续实施及新出台的优惠政策,促进“即申即办”“免申即享”,并依托税收大数据打造税收政策宣传服务体系,分类、按需、及时将减税降费政策精准送达初创型小微企业,同时主动梳理摸排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确保每一位纳税人及时全面懂政策、会申报。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稳定的资金链是存活发展的基础。 

南京市发改委推出“信易贷”,以无担保、无抵押、线上办理的信用贷款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南京市财政、工信等部门,通过政府对技术创新产品首购首用、优先采购等举措,帮助企业收获“第一桶金”; 

南京市税务部门加大“税银互动”项目推广力度,将可授信企业范围由B级及以上纳税人扩大到M级及以上,帮助企业用信用换取真金白银…… 

愈发贴心的惠企措施和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让众多初创企业在南京站稳了脚跟。 

长得壮:优质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生得多”“养得活”,更要“长得壮”。 

南京《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提出了便利企业登记注册、优化行政许可服务、营造创业创新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强化创业要素保障、创新企业服务机制等7项15条措施,确保市场主体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相应的优质服务。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市场主体挂钩联系机制,实施市场主体服务“十百千”工程,由局领导带队实地走访10个园区、100家市场、1000户企业,为企业“送资源、送服务、解难题”。截至11月初,该局已走访4个园区、36家农贸市场、589户企业;收集问题333条,已解决236条。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基层开通“质量小站”,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特种设备、品牌培育、教育培训等专业指导,助力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涉税需求和适用政策也会有所差异。南京市建邺区税务局发布“政在身边企业发展周期税收全景导航”,按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不同的生长阶段梳理政策,打造政策指南集成模块。企业通过手机扫码进入导航,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随时查看了解适用政策。 

“我们公司刚成立不久,经验不足,这种导航式的政策解读非常实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能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一目了然。”南京桔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臧媛媛说。 

作为一家成立超过5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南京汇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感触颇深。“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让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该负责人介绍,公司现已拥有数项专利,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安监平台、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各大施工单位。 

通讯员 宁市轩 林穗 

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凯 黄琳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