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著名时政记者、主持人,香港卫视综合台副台长,2009年7月、2014年6月、2021年4月,多次来到新疆采访。
今年4月,在结束新疆之行后,秦枫写下了《新疆密码》一文。“当新疆再次成为国际焦点,外媒传播的消息满天飞的时候,真相到底如何,我要通过自己的双眼去求证,也想告诉近期没到过新疆的公众。”
《新疆密码》客观呈现了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新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自己幸福小日子的追求。并得出了“稳定保证了发展,发展改善了生存,这就是新疆发生巨大变化的密码”这样的结论。以下内容选自秦枫的《新疆密码》一文。
教培中心
曾经极受关注的教培中心内部的状况到底如何呢?当选择这次走访地点的时候,我希望去那些曾经暴恐活动较多的县乡。2013年4月23日,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发生严重暴恐事件,所以我选巴楚县为第一站。从喀什市出发,开车不到四个小时,就来到了这个上海援建的县城。和其他省市的县城没什么区别,一下了高速,便是各种拔地而起的新楼盘。乘车进入主城区,电视塔很醒目,类似东方明珠,有一个球形的中心。
通过在巴楚县工作的一位联系人,我认识了一位教培中心的结业学员维尼热·阿不都外力,她现在巴楚县劳动服务中心工作,齐耳短发,戴着眼镜,气质温和。我见她时,她正在忙着接待前来求职的人。她告诉我从小跟住在图木舒克的奶奶长大。奶奶经常跟她说汉族是异教徒,还不让她唱歌跳舞,葬礼上也不许哭,否则死后会下地狱。久而久之,维尼热就受到影响。尽管她后来在广州读高中,在厦门读大学,但是毕业回到新疆后,还是受到了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父母觉得她有点不对劲,社区干部随后过来和她谈心,指出了她这些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随后,她自愿去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学校学习。
对于教培中心的情况,维尼热说,6人一间宿舍,一个班35人,他们班级有15位女生,20位男生。全学校大概有七、八个班级。每个班都有维吾尔族和汉族老师教课。维吾尔族老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区别什么是合法宗教规范与礼仪,与什么是极端的。汉族老师教国家通用语言和法律。教培中心还有职业课程,包括美容美发、电子商务、服装裁剪等等。维尼热说,她选择了美容美发,老师们对她很好,教培中心的生活还是比较舒适,她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没有人跟着。她说同期学员也都结业了,大家生活都很好,有的结婚了,维尼热是去年结的婚。他们还会邀请老师们参加婚礼,和老师们维持着密切关系。回忆之前的样子,维尼热有点苦笑,“哎呀,我当时怎么会是那个样子。”
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汽车修理师亚库普买买提今年30岁,他也在教育培训中心接受了一年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2017年,他受周围有极端思想的朋友影响,留着大胡须,不吃家里做的饭,拒绝和其他民族交往,认为他们都是异教徒。经过一年的培训结业,亚库普买买提已经过上了正常生活,在汽车维修厂继续做工。他老婆在一家养生会所工作,两人收入较高,每月能达到一万八千元,刚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新房,他还准备开一个汽车维修厂。
阿依先木古丽今年38岁,是位标准的维吾尔族美女,她有两个女儿。几年前,她被一些邻居蛊惑,穿黑袍,天天和丈夫吵闹,最终导致夫妻离婚。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与她交流并指出了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阿依先木古丽自愿申请去培训中心学习。经过一年的学习,她醒悟了,也与丈夫复婚了。现在阿依先木古丽在阿克苏的一家商场里开了美甲美容店,店面重新装修,她的精神面貌很好。
我就极端思想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个问题,询问了社区的维吾尔族干部,他们说没有极端思想的土壤就不会卷土重来。教培中心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宗教极端势力串联的结构打散,让广大维吾尔族民众有机会学技能、学国语、学法律,去极端化,实现稳定就业。
驻村工作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持续选派各族干部驻村,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脱贫攻坚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每一个工作队下到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吃,就是驻村工作队员经常和村民在一起吃饭,如果在村民家里吃要交伙食费;同住,并不是像境外媒体说的那样住在人家家里,而是住在村里的周转房,在村委会大队部。同劳动,就是一起在农田干活,并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我采访的一位驻村干部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驻村三年,他所在的村是中等规模村,三百多户人家,工作队5人全部常驻。他们驻村第一个月就是入户、走访,了解各家情况和困难。之后就开始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刚开始村民对他们有点陌生有点抵触,往后相处久了,就融合在一起了。村民提出的困难五花八门,比如没钱买肥料,驻村工作队会帮助他们解决。
双语教育
2014年6月,我在喀什地区采访,能与我通畅地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的维吾尔族成年人不是很多。但2021年4月,我在喀什大巴扎的一家裁缝店做我的裙子时,有一位4岁的维吾尔族小女孩,闪着大眼睛看着我,那么可爱。我拿出刚买的一只小葫芦钥匙链送给她,她接过来,旁边的父亲说了一句什么话,小女孩就用稚嫩的声音背诵了各地小朋友都会背诵的那首童谣“小白兔白又白……”。
大巴扎里疯跑的孩子很多,我一路随机问了几个,有7岁、有8岁,都会说比较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西方有些媒体说中国在新疆实行种族灭绝,看看这些生命力旺盛的孩子们吧,这就是最好的回答。关于幼儿园双语教育,我还去了一个村子里的幼儿园,园长说国家通用语言语感的培养从小就进行。我观摩了两节课,唱歌跳舞做游戏,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两位女老师带着孩子们,一句维吾尔语一句汉语混着说的儿歌。
巴楚县第一高中有3500多名学生,其中2400多名是住宿生。关于维吾尔语言教学,老师告诉我,高一、高二每周有六节,高三因为需要高考民族语言,所以会增加到八节。西方媒体说中国政府打压民族语言,看看这个维吾尔语的课程设置就是很好的反驳。我问了几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他们都颇为向往疆外的大学,有的想去上海交通大学,有的选择武汉大学,还有的向往北京大学。喀什地区巴楚县高中的学生们能有如此志向,说明新疆青年一代的国家认同很强。
该校每个班级都会在教室醒目的位置贴两个绿色的A4纸,上面印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觉得用“认同”一词,较为客观中性。
充分就业
为了帮助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促进就业和脱贫致富,大量的东南沿海企业来到南疆。有一家上海民营服装企业在附近村庄招聘了65名女员工,培训上岗,年龄从18-50岁不等。有一位组长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孩子们放在学校最放心,自己一整天没有什么事情,就来工厂上班。她很自豪自己学到了技术,“我马上就可以当师傅了,每月能拿到2500-3500元。”她丈夫开出租车,两个人一个月6000多元,过日子“没问题”。这个厂的女工们早上十点上班,中午一点半休息,下午四点到七点半上班。当纺织女工对她们来说很自豪,从她们每天精心打扮过来上班就可以看出。如果真是“强迫就业”,或者是“血汗工厂”,还会有这种扮靓的心思吗?
我还去了阿克苏一家做建材的央企采访。总经理说,为了吸纳附近农村的劳动力,企业专门撤掉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招收了75名维吾尔族工人,其中还包括两对夫妻。我在生产车间看到他们专注地操作,从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从他们脸上可以看到自信的表情。
众所周知,企业发展当然要算账。但有的企业只会算小账,有的却会算大账。吸纳劳动力,撤掉自动生产线,看上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是社会得到了稳定,企业发展环境就得到了保障。企业的效益自然也能会随之提高。同时,用工业化的技术培养少数民族职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之忧,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规则纪律的认知度和依存度,工作环境、员工健康、职工福利在民族地区同样受到重视。
父母就业,收入稳定,孩子们在幼儿园、学校就会受到良好的开智和教育,父母也没有后顾之忧。这样良性循环下,南疆已经被打散的宗教极端势力就没有可趁之机。
南疆大地一片生机,各个工厂开足马力。以前人们总希望北疆的企业吸纳南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然而我这次来,听几位企业老板说,他们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南疆已经没有那么多剩余劳动力了。这让我特别感慨,再啰嗦几句吧。2009年7月、2014年6月和2021年4月,不同的时期我多次来到新疆走访调研。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实地考察也没有发言权,我亲历过新疆一段严峻的时期,经历过一段民族伤疤时期。今天,我看到了一个变化巨大的新疆,感到了这里的和谐气氛,街上没有了特警岗哨和沙袋防护墙,便民警务站把服务和防范做得有条不紊。
自治区要求城市出警在一分钟,农村出警在三分钟,这五年里都做到了。稳定保证了发展,发展改善了生存,这就是新疆发生巨大变化的密码。今天我看到这种民族融洽、社会繁荣的景象,尤其看到新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对自己幸福小日子的追求,我更感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这七年中,做了大量针对性、到位的务实工作,切实有效地巩固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
新疆幅员辽阔,出差很辛苦,我的每个采访地点之间相隔很远,但都有独具特色之大美风景、民族美食,这一路采访,愉悦放松。
- 热点
- 2021-11-22 12:34:34
- 热点
- 2021-11-22 12:34:07
- 热点
- 2021-11-22 12:32:35
- 热点
- 2021-11-22 12: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