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远在西北的宁夏有着世界领先的钽金属技术。而这一局面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的贡献。
1970年,25岁的何季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到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号召,怀着赤子情怀主动申请来到贺兰山下三线建设军工配套的钽铌铍冶炼加工厂。
1985年以后,随着国家“军转民”政策的实施,企业面临着经费锐减和订单萎缩的残酷现实,科研技术人员流失了数百人。何季麟临危受命,担任主管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副厂长。
经过认真分析,何季麟认为,钽铌产品的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铸辉煌,只有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然而,当时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市场的应用水平至少有15年差距。冶金部派专家团队去美国考察先进技术时,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令人失望。“输出技术是不可能的,在国际稀有金属领域我们不可能在东方培植竞争者”。
“看来中国钽业发展要靠我们自己。”何季麟暗下决心。钽粉材料的核心技术是比电容的提升。上世纪80年代,日本能达到2000mfv/g,美国高达1.2万mfv/g。“我和我的攻关团队坚信我们有能力赶超日本和美国尖端技术!”凭着这种使命担当,漫长而艰苦的研发开始了。
何季麟率领研发团队对氟钽酸钾钠还原工艺进行改革,创立了我国第一套搅拌钠还原工艺技术设备,使我国电容器级钽粉比容取得突破性进展。“1991年秋天,我们‘905’的比电容值终于达到1万mfv/g。”何季麟说。
1992年,宁夏钽粉开始打进国际市场,相继出口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钽粉的比电容值已从3万、5万升至7万mfv/g,年出口量也从5000吨、2万吨直至10万吨,连续8年以45%速度增长,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进入21世纪,何季麟研发团队的工作更是卓有成效。先后建立了11条钽铌铍新产品生产线,有11项应用于产业化发展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功组织建成了亚洲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的钽铌湿法生产线;钽铌精炼及合金的制备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进先进的铝热还原法,将钽铌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20年。
几十年春华秋实,何季麟为我国钽铌由小到大、由军到民、由内到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带动了我国钽铌行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中国钽铌工业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行甚至部分领跑的转变。铍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圆满完成国家航天、航空等重大项目任务。
2006年,何季麟离开了企业领导岗位,仍积极推进地方相关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进步。受聘于郑州大学后,何季麟为其建立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继续率领团队研发世界稀有材料技术。2020年他们研发的“氧化铟锡溅射靶”材料科技创新技术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作为一名党员,50多年与冶金专业、材料制备技术相伴,实属幸运。虽已步入晚年,但永葆初心使命,力争在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事业中多作贡献。”何季麟说。(经济日报记者 许 凌)
- 热点
- 2021-11-22 16:43:03
- 热点
- 2021-11-22 16:41:59
- 热点
- 2021-11-22 16:40:35
- 热点
- 2021-11-22 1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