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开学季,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陆续开启了新学期。背着书包、三五成群的学生踏入校门,欢声笑语与琅琅书声在校园里响起。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双减”减去的负担实实在在,为家长的焦虑情绪打开了纾解窗口,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为此,各方要共同托举,让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多元成长。
家长配合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家校协同。“双减”减少了作业的总量,减少了课外培训,但学习的基本任务没有减,基本标准并没有降。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家长们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与老师携手,加强对孩子的动态诊断,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薄弱项和擅长项、优势项,家长应跟老师一起商量,如何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提高孩子校内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
学校加强教育理念转变,推进工作平稳落实。从教学实际出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要求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都表明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利于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等客观情况,有地区率先探索在新学期推进更多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优质教育服务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培训机构促进教育转型升级,提供教育有益补充。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一致的,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责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聚焦儿童健康全面发展,这样的校外培训机构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才具有生命力。“双减”政策实施后,非学科培训机构受到家长青睐,但这些培训机构不能把一些素质培养技能化、功利化、应试化,必须关注技能背后的价值塑造和素养培养,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社会责任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切实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教育是民生之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双减”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让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 热点
- 2022-02-20 17:52:00
- 热点
- 2022-02-20 17:51:33
- 热点
- 2022-02-20 17:51:14
- 热点
- 2022-02-20 17: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