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用好“亩均论英雄”

完成项目供地,却迟迟不见产出,是地方产业招引的痛点。去年以来,为让跑马圈地、坐等土地自然增值的收益模式成为历史,让只重规模、不重效益的发展方式淘汰出局,江苏省泰州市结合该市实际,推出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意见。随着这一改革的逐步深化,最近,姜堰、靖江等地先后亮出不俗的成绩单。

  对工业企业而言,将原先以“规模”“增幅”论英雄转变为以“亩产效益”论英雄,是将农业领域的“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目的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亩产”效益产出。据有关公开报道,2018年,经过十余年探索,浙江正式发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指导意见,建立以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的企业“亩产效益”导向、约束和评价机制,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近年来,这一改革又陆续推广到安徽、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从我省泰州地区的实践来看,以姜堰为例,去年全区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4244亩,328家“亩均”改革标签企业整治提升完成率达90%,列入整治提升的企业亩均税收增长31.36%,有效提升了当地的亩均产出率、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也是资源小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对各地政府而言,“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启发意义在于,当前,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局面,要把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含碳量”作为招引标准,严把用地指标安排、项目准入、履约管理等环节;要强化服务导向,按照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规划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为科技含量高、亩均税收多、占地少的项目提供用地空间和优质服务;要采取“市场化、差别化、数字化、法治化”的措施,倒逼企业通过实施“腾笼换鸟”、厂房“上天入地”、技改“见缝插针”等方法,让每一寸土地都“活”起来,真正实现低产变高产、寸土产寸金。

  产业强则经济强。各地抓产业抓项目,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和开工、实实在在的产出和贡献。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对走出一条低用地、低能耗、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新路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亩均效益高的企业,可以叠加运用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效益低的企业,则要通过追加投资、兼并重组、整合入园等方式,分类施策,盘活资源,提高效益。

  当然,企业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亩均效益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比如有的项目就业方面贡献大,亩均效益尽管不高,但也不能否认是好项目;还有些科创型、文化类、公共性项目,也不能简单套用“亩均”指标。用好指挥棒,论出“真英雄”,各地只有精准调研,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完善。也要看到,“亩均”也不能只算GDP,还应考虑亩均人才、亩均创新、亩均低碳、亩均资源配置等评价考核因素,这才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

  (孙敏)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