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华网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无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变量。当下,我们更要把握好网络发展的新机遇,让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造福农民。连上互联网,既能腾“云”驾“物”,铺就振兴轨道,也能脚下有“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网连乡村,激发的是振兴的“乘数效应”。
早在2020年,江苏就开始推进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探索,徐州丰县、南京浦口区、苏州昆山市、宿迁沭阳县等10个县(区、市)入选首批试验地区名单。很多省市和江苏一样,在一个个试验区中不断探索,让互联网在农业上有更广泛的应用。如今,农民在家里就能操作手机,查看果树生长情况;果园里,无人值守机器人为果树洗澡除菌,遇到病虫害时为果树施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自动配比水量和肥量,让果树喝上干净水……从双脚下地,到让信息跑腿,互联网让“农事”事半功倍,也让农业发展乘“云”直上。
今天的乡村,手机和电脑成了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了新农活,农产品摆上“云货架”,农民摇身一变成“网红”。民宿通过网络直播,乡村美景更能吸引游客,带动农村消费;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四川的粑粑柑、新疆的库尔勒香梨、湖北的红橙、海南的芒果、福建的鲜笋等农特产品,从原产地直接运到了千家万户……产销对接农村新电商,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进行时”。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线上线下两个市场被打通,新经济和新业态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眼下,农村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需要破解的挑战和难题,互联网新技术的加入,夯实了乡村振兴数字化的地基,也在贯通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浙江“最多跑一次”在农村推广;贵州铜仁的“雪亮工程”,为农村拉起一张安全网,也提升农民的获得感。村里开展平安巡防、人居环境治理等活动,以微信小程序推送任务单,几分钟就被村民抢单接单;很多地方将党务、村务、财务、土地等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通过互联网及时公开,实现村庄治理信息透明化、对称化。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也能促进乡村善治。
科技“下乡”,信息“上网”,数据存入“云端”,为“希望的田野”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激发振兴“乘数效应”,乡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前行的中国越来越有力量。
- 热点
- 2022-02-24 15:29:45
- 热点
- 2022-02-27 16:37:12
- 热点
- 2022-02-27 16:36:47
- 热点
- 2022-02-27 16: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