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丁半文
高畴新雨足,布谷唤春耕。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要求各地全力以赴保夏粮小麦丰收,稳住农业基本盘,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眼下,全国各地春耕生产正平稳、有序、高效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力保春季农业生产下好“先手棋”。
不负好春光,春耕正当时。农田里,农民整地施肥、储备农资;果园里,“土专家”们正娴熟地修剪果枝;农资店里,粮农忙着选购种子化肥……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抢抓农时,处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如火如荼的春耕备耕景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就要求我们牵住节令牛鼻子,统筹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切实做到防疫春耕两手抓两不误。奏响“春耕曲”,保面积、保产量,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奏响“春耕曲”,就要让农田成为丰收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既要守红线、保数量,更要提质量。对此,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今年全国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望天田”变成“丰收田”,才能更好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
奏响“春耕曲”,就要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近年来,我国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在春耕一线,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奏响“春耕曲”,就要让种子芯片优起来。“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历来被视作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最近十年,我国已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3.9万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为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关键支撑。一粒种子,关系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未雨绸缪“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把一粒粒好种子播撒到广阔农田之中,确保“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丁半文)
- 热点
- 2022-04-01 16:33:23
- 热点
- 2022-04-01 16:32:24
- 热点
- 2022-04-01 16:31:30
- 热点
- 2022-04-01 16: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