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是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推动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抓手。江苏创新提出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将城市建成区划为一个个网格,在网格内进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通过“做一片成一片”,推动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漫步在南京浦口珠西支河河畔,鸟语花香、碧水微澜。这条生机盎然的绿廊不仅打开了浦口区的“城市新封面”,也成为了居民亲水乐水的新空间。然而,以前这里却是一条隐藏在地下长达18年的暗涵,既是排污的“黑臭”通道,又是藏污纳垢的“死角”。
南京市浦口区居民杜向华说:“之前这边全是停车场,也不知道这边有个小河。出去想找个地方遛遛弯都没有。”
南京浦口城建集团工程二部部长龚庆说:“以前这条河道是盖板沟的形式,沟盖起来,上面停着车辆。河道打不开,里面的污水,包括河道水流没有流动性,导致水质难以保证。”
暗涵是一座城市的“里子”,也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建成更多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南京市在消除黑臭河道的基础上,把像珠西支河这样的暗涵当做明河来治理。一方面,通过排口溯源、清淤修复、末端改造等措施实现碧水长流;另一方面聚焦源头管控,深入到小区企业、每家每户,对排污管道进行全覆盖改造,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暗涵问题。
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徐小春说:“我们以开展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为抓手,完成了232个排水达标区的建设。已建成面积覆盖到建成区面积58%以上,对20余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和扩容,保证我们南京的污水应收尽收,所有的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
为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江苏在全省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并把城市建成区划成近2300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以“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行动目标要求倒逼达标区建设,确保任务落地、责任落实。
省级层面,住建厅等部门出台若干技术规范开展指导,省里每年安排约4亿元资金进行专项补助,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将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纳入省政府环境突出问题挂牌督办项目。各地也强化统筹推动,开展集中攻坚,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口和污水管网空白区。今年,江苏计划建设600平方公里左右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累计建成达标区占全省城市建成区总面积50%以上。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杨帆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热点
- 2022-04-11 13:13:13
- 热点
- 2022-04-11 13:12:07
- 热点
- 2022-04-11 13:09:28
- 热点
- 2022-04-11 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