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航天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江苏航天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接续奋斗、攻坚克难,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巨大鼓舞让航天青年倍感振奋。

“‘羲和号’卫星科学与应用系统团队主要是由年轻老师和研究生同学组成,也证明了新时代的青年人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敢于胜利的!”“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川说,回顾“羲和号”的研发历程,他深切体会到一项重大任务的成功实施需要研发人员的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我们唯有踔厉奋发,方能不负韶华,接下来将秉持初心,笃行不怠,为提升我国在太阳物理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航天强国建设继续奋斗。”

“作为一名青年航天科技工作者,我备受鼓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信标常务副总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王寅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航天事业乃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与伟大的事业须臾不可离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当代青年需要不断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肩负起时代的光荣使命,谱写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近些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我国的空间探测能力和科研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与空间天文研究部副研究员、“悟空”号卫星载荷与科学团队核心成员岳川表示,目前“悟空”号已在轨运行超过6年,依旧保持良好的在轨观测状态,具备多项国际领先的探测能力,相继在宇宙线电子、质子、氦核能谱测量和暗物质搜寻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矢志不渝,胸怀‘国之大者’,在探索暗物质的道路上继续创新突破,为中国空间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铸就科技强国的钢筋铁骨。”

“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转化成了航天青年们的无穷动力。

“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许多人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就有机会投身到天宫、北斗、嫦娥等这些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中去,这是时代和祖国给了我们实现科研报国梦想的机会!”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表示,读了总书记的回信,他心潮澎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传承科学家精神, 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四个面向’,带领更多年轻人接续奋斗,向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目标不断前进。”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驭风排气系统纵向团支部书记、2021级博士生潘睿丰说,2019年,驭风团队有幸前往航天科工三院,沉浸式学习了刘兴洲院士和一代代航天人的报国故事,现场参观大型航天实验设备,大家真切感受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强大,也感受到航天工作者在背后的艰辛付出,更加坚定了空天报国的志向。“未来,我们要夯实专业知识,努力将论文写在强国强军的征程中,为投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积蓄力量,向着星辰大海奋勇前进,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读了总书记的回信,我更加坚定了逐梦航天的步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2021级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卢晓晴说,在南航,她看到航天人扎根岗位,通宵达旦开展航天研究,“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航天事业,也希望能够早日成为一名挑大梁、担重任的航天青年。我将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学习,向战斗在一线的广大航天人学习,努力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