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奋斗者 正青春】希望田野上的“乡村追梦人”

央广网上栗5月5日消息(记者 王一凡)一年之计在于春,创业者的春天,离不开追逐梦想、苦干实干。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桐木镇小埠村何家坝的早稻田边,伴随着“嗡嗡嗡”的轰鸣声,植保无人机在张祖权的操作下腾空而起,向稻田飞去,在距离地面2米多高的上空均匀地喷洒灭螺药。



张祖权流转承包的农田(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个儿高、皮肤有点黑的张祖权,今年恰好不惑之年,不仅是这片350亩稻田农业社会化服务负责人,更因农业干得出色,成为远近一带的农业“名人”。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却是一波三折。



张祖权在田间播种(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放弃高薪 家乡追梦路曲折

1982年出生的张祖权,是当地桐木镇湖塘村人,17岁入伍参军,凭着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军人精神,服役一年后当上副班长、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部队锻炼的两年,让我明白,只要不怕死、不服输、有信心、敢拼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谈及参军经历,张祖权感悟道。

退伍后,张祖权在广州的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应用维修专业,并顺利进入了当地一家国营化工厂工作,月薪有六千多元。稳定的工作,让他萌生了在广州安家的想法。然而,2010年过年回家后,他彻底改变了想法。

“看到家乡一些山地和农田都荒在那,没人去种田,感到太可惜了。自己生在这,长在这,何不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干出一点名堂出来。”张祖权说。于是,他与家人商议,得到妻子支持后,凭着那股“认定了的事,就得去做”的倔劲,辞掉了广州的工作。

创业干什么,是张祖权面对的第一个选择。他考虑再三决定发展生态养殖,租用荒地建舍栏养殖土鸡。买鸡苗,喂鸡食,遛鸡玩……他每天忙碌而充实,2000羽鸡也一天天健壮起来,上市在即。然而,随着天气转冷,鸡舍简陋保温差,鸡群晚上就扎堆取暖。“起初,我也没放在心上,不料遭遇低温天气,早上到鸡舍一看,彻底傻眼了,地上压死一片,足足有上百只。”张祖权说,接下来的几天,天天这样,人简直快崩溃了。

因设施不好、经验不足,当年张祖权养鸡就亏了十余万元,多年来的积蓄所剩无几。“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来”,2011年,张祖权选择转变创业方向,注册成立西山家庭农场,流转农田和复垦荒地60余亩,种植黑豆、黑米、黑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微店、朋友圈、特产店等渠道销售。虽产品优质和价格适中,有一定市场需求,但购买量少、物流成本高,也没多大利润,辛苦一年才赚个三四万元。



村民在张祖权流转的农田干活(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突遇洪灾 直面挫折再起航

每一段奋斗的征程,都在为追梦蓄力。2013年,张祖权决定再次转变创业方向,承包了120余亩田地,主栽水稻和水果玉米,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靠着新媒体的影响力,玉米成熟时一天能卖六千多斤,心里特高兴,当年就赚了8万元。”张祖权说。

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干起来就更上瘾。2014年,张祖权额外从银行贷款,将农场规模扩大至200亩,依然主栽水稻和玉米。可是天公不作美,当所有农作物长势良好时,却遭遇了数十年一遇的“5·25”洪灾,农场经济损失近20万元。这次洪灾再次给了他当头一棒,让当初踌躇满志的他,甚至对自己的这个选择有了怀疑,失去了原本的信心。

“困难再大,只要自己不气馁、不懈拼搏,终究能扛过去的。”张祖权坚定地说。洪水退却后不久,他重拾信心,再次起航,重新翻耕田地,重新种植水稻和玉米。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酷暑,他只好带着家人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与坚守,争取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尽快“回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季作物足足赚了十余万元。

如何让流转的农田尽可能多创收,是张祖权一直思考的问题。当年水稻秋收后,张祖权便进行水稻茬后种植油菜,从此开启了“稻油”轮种模式。“那时,整个桐木都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油菜,大部分成为‘冬闲田’,但有时种油菜每亩能赚个三五百元,比种田还划得来。来年,种油菜的人就多了起来。”张祖权说。



稻谷收割(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舍得投入 做优做强创品牌

随着栽种规模越来越大,虽然之前买了微耕机、拖拉机等农机具,但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稻谷晾晒这个大难题。“每到稻谷收割后,我就把稻谷晒满了附近的马路、村部广场、学校操场、邻居余坪等地。一遇下雨,家人、邻居、村干部都帮着抢收稻谷,但遇大雨或接连雨水天气时,仍有部分稻谷被水冲走或者发芽。”谈起晒谷,张祖权对亲朋邻居的帮助表示十分感激。2020年,张祖权硬着头皮投入近100万元,和战友征地建厂安装了4套稻谷烘干机和1套油菜籽烘干机,确保颗粒归仓人心安。

除了晾晒问题,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否到位,关乎着作物丰产丰收。上千亩作物,人工作业不仅费工费时费力,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可能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机。“植保无人机效率高,对作物穿透吸附性强,防治效果好,一天能打几百亩,既节省人工和用药成本,还安全环保。”张祖权说,自2016年在南昌培训考取植保无人机驾驶合格证后,现在家里买了3台植保无人机,其中有台起飞重量超100斤,1小时能打50至60亩。



稻谷收割(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餐餐开田米,健康好身体。”为赋予初级农产品新的价值,2020年11月,张祖权与战友合伙成立上栗县桐木开田大米加工厂,创建大米品牌,走农产品自产自销发展之路。“根据市场需求,我们会把一部分稻谷卖给粮站,一部分自己加工生产。每年可加工500吨大米,比卖稻谷增加了15%的利润。”张祖权介绍。

除了创建大米品牌,2017年5月,张祖权还创办了农业开发公司,既从事粮食作物和蔬菜种植、加工与销售,又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部分农户“不想种田、不愿种田、不会种田、不谈种田”的问题。“农户可选择‘半托管’服务,‘全托管’服务。”张祖权说,“今年公司流转了2600余亩农田,并承接全县多个乡镇早稻集中育秧任务,农忙时雇了四十多位村民做事,其中长期做事的就有十多名。”



张祖权在田埂除草(央广网发 欧阳林摄)

“张老板,为人诚实守信,待人周到细致,每次请我们干活,都是包接包送包吃,自己带头干,难得有这么吃得苦的年轻人。”鸡冠山乡村民柳焕澧说道。

“能有今天的成绩,一方面得感谢家人朋友的支持和付出,尤其是妻子一如既往地支持,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另一方面要感谢我们的好时代和国家的好政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为年轻人扎根农村与投身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大力的支持。”张祖权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在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上下功夫,做体面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