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第32个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已经超过8500万。如此庞大的体量既在提醒着我们,对残疾人群众的关注不能少,也映现出对残疾人各方面保障还任重道远、道阻且长。在携手前行的漫漫征程中,面对残疾人,需有浓浓的人性关怀,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及扎实的举措落实,而尽善尽美地做好这些,“爱”是核心要义。
人性关怀“在线”不能“掉线” ,让关爱残疾人本色浓。关爱他人者,人恒爱之。关心残疾人,做好残疾人工作,让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关爱残疾人蔚然成风,是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残疾人的关爱,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发慰问金、搞文艺演出、修无障碍通道这么简单,对大多数残疾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能力与人格的认可,需要的是人性化的关怀——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和健康人一样自强、自立、自信。这种人性关怀除了“助残日”,更要注重“持续性”,让人性关怀随时“在线”,不能随意“掉线”。
制度保障“到位”还要“到底”,让关爱残疾人底色亮。关爱残疾人,制度保障是基础。面对这一庞大群体,首当其冲地是要完善制度,并让制度“硬着陆”。在我们关爱和保障残疾人的同时,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对健全人何尝不是一种触动?北京冬残奥会冠军毛忠武用体育“重启人生”,激励了无数人向上向前;江苏残障姑娘王忆一根手指敲出十本书,张海迪盛赞她是“不倒的生命之树”;哈尔滨残障人士金宝鑫成成功创业典型,点燃了很多创业者的信心……这些残疾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奋斗与拼搏,也离不开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在制度保障中,为残疾人特别是其中的“能人”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当为重中之重。
举措落实重“量”仍需重“质”,让关爱残疾人成色足。关爱残疾人,为残疾人办实事,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走过场、做虚功,而要真心真意、诚心诚意。以残疾人事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为例,在落实关爱残疾人举措方面,不难看到江苏的重“量”重“质”——率先在全国开展儿童抢救性康复,率先全面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率先实施残疾学生教育全过程免费制度,今年内将新增1万名残疾人实名制就业、2万名实名制培训……这一项项扎实举措和一组组饱含民生的数字温暖着江苏残疾群众的心。当然,还有构建起“幸福助残”机制的浙江,不断走在“精准助残”路上的安徽,引领“阳光助残”的广东……全国各地正以各具特色的举措让关爱残疾人的成色更足。
“人间有残,用爱圆满。”让我们以“爱”为名,通过真情关爱,真诚帮扶,让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就业和收入更加稳定,服务和保障更加可靠。
- 热点
- 2022-05-15 16:31:23
- 热点
- 2022-05-15 16:30:54
- 热点
- 2022-05-15 16:29:17
- 热点
- 2022-05-15 16: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