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荣光,青年奋起。江苏青年科技工作者绘出一幅当代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励志画卷。看科技人才勇担使命,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近日,记者走进江苏多所科研院所,倾听来自科研一线的奋斗声音。
攻克小麦“癌症”,这群青年用行动守护“中国粮”
仲夏时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德荣小麦遗传育种团队成员正紧锣密鼓地在14万株行田间进行小麦选种工作。这支60%成员为80后90后的科研团队,每天穿梭在麦浪中从天亮干到天黑。
在高产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示范田里,团队负责人高德荣研究员对记者说,“过去,小麦赤霉病普遍采用化学方法来抑制赤霉病的重发,有时施3到4次农药,仍达不到预期效果。”
突破关键技术,选育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能否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针对特定目标和性状改良,解决传统育种解决不了的问题?沿着这个思路,高德荣带领团队展开了艰苦的攻关,提出在扬麦抗病背景基础上导入其他抗病基因进行抗病基因聚合,通过多组合大群体选择,协同提高抗病性和丰产性的育种策略。
育种方向负责人吕国锋研究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赤霉病危害问题我们每年都配制大量的组合,但往往赤霉病抗性与丰产性存在矛盾,但我们没有放弃,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田间功夫,终于啃下了高产和抗赤霉病协同改良这块硬骨头。今年的大面积种植结果显示,扬麦33不仅抗赤霉病性好,产量也很高,我们在江都、高邮的农场理论测产都超过了600公斤。”
今年,该团队又一个升级产品“扬麦39”成为市场和生产关注的焦点,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找不出明显缺点,“颜值”和实力兼备,日前该品种的品种许可权已转让给中国种子集团。
围绕团队的总体目标,团队里的年轻人也在各展所长,解决一个个育种的理论和技术难题。他们心中怀揣“成为育种家”的梦想,用行动去振兴民族种业,从全国各地来到了里下河所,在这里安了家、扎了根,用青春和汗水去浇灌着小麦育种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句话一直回荡在这批青年科研人员心间,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催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朱冬梅副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负责高代材料综合农艺性状鉴定,不仅考察产量、抗赤霉病性等抗性,还要考察成熟期、株高等一系列农艺性状,练就了火眼金睛,能从几百份材料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没有明显缺点的品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对小麦品质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小麦品种,让农民种的省心,让老百姓吃的开心!”团队品质研究方向负责人张晓副研究员说。
“我正在从事扬麦抗赤霉病遗传解析工作,每年这时候都要进行遗传群体的赤霉病菌接种和鉴定工作。”团队助理研究员、84年出生的胡文静告诉记者,此项工作要求在小麦开花期统一对上千份材料的小穗进行接种,接种20几天后进行调查。89年出生的江伟已经工作了近10年,他现在负责科研基地日常管理,“每年的五月份是选种的关键时期,我们都没有节假日,每天都是追着太阳跑,早出晚归。累了我们就坐在田间地头,三三两两讨论着各自对小麦育种新的思路与想法,随时都能碰撞出火花!”团队副研究员刘大同表示,“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品种改良没有休止符,我们年轻人要担好责任,将这份责任化为动力,多下田,多实干,培育出更好的小麦品种。”
在网信技术赛场,跑出“智能网联”加速度
看着系统后台一个个被点亮的城市图标,贲伟兴奋地跟团队庆祝智能网联产品终于再下一城。沉浸于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的孵化推广,让他忘记疲倦,只觉得时间还不够用,鼓励他一直前进的正是团队建立之初的决心:在网信技术应用的赛场,跑出“智能网联”加速度。
从上大学起,贲伟就对信息技术有着近乎痴迷的狂热,不仅利用奖学金搭建小型计算集群自主开展研究,还对时下兴起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更是如数家珍,是同学中的“技术极客”。毕业后,他怀揣着“投身科研、实干报国”的梦想,毅然选择到中国电科28所工作,发挥在物联网、感知融合、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长,投身于智能网联领域方案设计、设备研制、软件开发等研发工作中,先后参与“十二五”重大预研课题,牵头开展多个中国电科重大创新项目和江苏省科技创新项目的论证设计与研发工作,完成多套原型系统交付,形成三类设备定型量产、多项关键技术研究报告和标准文件等一系列成果,在物联网领域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取得12项授权发明专利。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2015年底,贲伟按照单位的安排,从一名一线研发人员跨界成为一名智能网联领域总体论证人员。可到岗不久贲伟就犯了难,总体论证工作对论证人员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有极高的要求,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交流场合,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对一直不善言辞的他来说无疑是一座大山。但无惧挑战是他的底色,迎难而上更是他的倔强。他一边“练笔头”,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一边“出风头”,厚着脸皮找机会当众汇报,硬着头皮自荐上台作产品演示。经过磨练才有了成长蜕变,如今他早已成为论证汇报的“行家里手”。每当谈起那段经历,他觉得有苦更有甜,“是修炼,更是人生宝贵财富”。
“先做砖头,再建高楼。”这是贲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秉持的产品思路。2017年,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路协同技术初现端倪,成为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新赛道,也将极大改善行车安全和道路通行效率,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涉足车路协同技术发展。彼时,车路协同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按照电科莱斯交通产业布局,贲伟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新领域,利用南京莱斯网信技术研究院的孵化平台和多年来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积淀,从技术底层、标准规范做起,一块砖、一根梁的积累,从实验室到试验场再到道路街头,顶着寒暑验证产品可靠性,冒着大雨完成实际道路试验,逐步打造成覆盖“路-云-车-端”的车路协同产品体系,初步架构起车路协同的“高楼”。
2020年,他所带领的团队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攻坚队伍,攻关成果在国内首批通过工信部实验室认证,成功跻身行业头部梯队,并获得第五届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车联网十大先进技术产品等多个奖项,他们的产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应用,为电科莱斯在车路协同领域建立行业影响力和奠定市场定位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贲伟以“智能网联”的加速度跑出了进阶的足迹。瞄准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技术发展应用的广阔天地,他的精彩或许才刚刚开始,加速奋斗的脚步将绘出更加绚烂的人生华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 热点
- 2022-05-17 13:02:12
- 热点
- 2022-05-17 13:01:32
- 热点
- 2022-05-17 13:01:04
- 热点
- 2022-05-17 13: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