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某外资企业工厂内,工人在生产汽车配件。新华社发
【专家访谈】
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包括“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六个方面33项措施。面对当下风险挑战增多,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经济发展环境,我国如何确保外商投资稳定?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梁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近九成外资企业维持或扩大了现有业务规模。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来自何处?
梁明:一是来自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市场规模大、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拥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这些都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广阔,这给外资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盈利空间。
二是来自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同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得到进一步压减,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精准度。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及时协调各方,加强服务保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三是来自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涌现的新机遇。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提速,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开放机遇。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围、服务业开放稳步提速、科技创新、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由此而催生的数字、研发、服务、新能源等新产业,将为吸引外资提供巨大磁场。
记者:当下,外需增长放缓、疫情等多重因素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稳外资面临哪些挑战?
梁明: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稳外资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遭遇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等特点,更多跨国公司采取“中国+1”战略,将部分产能向他国分散,以期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从内部环境看,受疫情按下“暂停键”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部分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遇到困难,提出希望扩大复工复产范围、保障物流畅通、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入境等诉求。我国始终高度关注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推动解决外企在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这一政策将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梁明:推动该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将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政策叠加优势,加速促进供应链恢复和畅通,促进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稳定外商投资者信心。一是将更加充分发挥投资数额大、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广的重大外资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加速促进供应链恢复和畅通。二是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尽快出台,将有助于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三是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四是更加完善的在华外国商协会、外资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将有助于解决外资企业在华营商便利等问题,进一步稳住和扩大外商投资。
记者:如何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经营提供更多便利?
梁明:首先,要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在当前情况下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国务院外贸外资协调机制以及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等作用,协同各地方、各部门,共同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员签证问题、生产经营问题、上下游供应问题、运输问题等。
其次,要加快梳理并推动出台更多针对外资企业具体困难的专门政策。例如,经国务院批准,前期已将本已在2021年年底到期的针对外资企业个人高管所得税减免政策延续到2023年。境外投资者在中国所获利润如再分配后在中国继续投资,继续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类似专门政策要加快出台,应出尽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稳经济33项措施,细化研究制定稳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政策。
此外,要营造更好的外商投资和经营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外资大项目落地,进一步扩大鼓励类的产业范围。
(本报记者 姚亚奇)
(编辑 陈海静)
- 热点
- 2022-06-14 11:11:54
- 热点
- 2022-06-14 11:10:13
- 热点
- 2022-06-14 11:10:00
- 热点
- 2022-06-14 11: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