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盐城:“生态摄影+黄海湿地”,“画”出湿地之魂

黄海湿地有多少张“面孔”,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

近年来,盐城黄海湿地神秘面纱逐渐揭开,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屡屡斩获国内外摄影大奖,这也将一个特别的人群推到公众面前——生态摄影师。

他们是“生态研究员”,拍摄黄海湿地,展现生物多样性的神奇魅力;他们是自然记录人,披星戴月历尽艰险,为珍稀物种留下“第一手”影像资料;他们是环保志愿者,影响带动他人,身体力行引领社会风尚。

镜头之内,他们以光影为笔“画”出湿地之魂,搭建起黄海湿地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镜头之外,他们将这片土地上的生态故事“讲”给世界听,用艺术心、环保情、生态梦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惊艳不断

午后,雷阵雨突袭,杨国美的心不再平静。“雨后的麋鹿是什么样的情态?”安顿好来大丰麋鹿保护区参观的外宾,杨国美掏出随身携带的胶片相机,向围栏跑去。

围栏内,麋鹿来回恣意奔跑,眼看一群麋鹿迎面奔来,“机会来了!”一直躲在围栏外观察的杨国美,不顾已漫过脚背的积水,立即趴到地上,“咔嚓咔嚓”连拍几张。

照片冲洗出来后,其中一张构图完整:雨后初晴暖阳倾洒,四周翠林绿地环绕,雌雄麋鹿奋蹄撒欢,激起阵阵银白细浪……这幅尽显灵动之美的《欢腾》,横扫数项国内外摄影大奖,在英美法等多国展出,成为“中国生态文明艺术经典”。

这是1986年5月,杨国美时任大丰县副县长,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筹建世界上第一个麋鹿保护区。

“那就从让更多人了解麋鹿、爱上麋鹿开始。”酷爱摄影的杨国美,走到哪都会带着相机。潇洒漫步在草地上的《天伦之乐》、与禽鸟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为“红颜”激战的《鹿王争霸》……他用照片打开了一个关于麋鹿的新世界。

36年来,杨国美跟踪拍摄的麋鹿照片难以计数,数百幅作品在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奖或展出,出版了4本麋鹿摄影集,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伦敦等地举办麋鹿摄影专题展览,被誉为“中国麋鹿摄影第一人”。

大海沙洲雄奇壮阔,苇荡雾霭清幽氤氲,鹤舞鹿鸣万鸟翔集,在这4550多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上,栖息着近1200余种动物,而让自由生活在这里的精灵惊艳全世界的,还有孙华金。如果飞禽有语,深情“凝视”它们近20年的他,定是鸟儿眼中最有爱的伙伴。

彩虹当空,雄鹤衔着枯草,舞动双翅,一跃而起。伏在池塘边芦苇丛中的孙华金神经一紧,果断按下快门。这幅生动展现丹顶鹤凌厉之美的《彩虹当练舞》,成为业界经典之作,获得世界珍稀鸟类摄影大赛银奖,在国内外多地影展中亮相。

盐城有400多种鸟,大学副教授孙华金已记录300多种,一张张技艺精良的照片汇成厚实的“盐城鸟类图鉴”,多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新华社、美国国家地理网、英国《每日电讯报》等采用。

7月23日,大暑头一天,东台条子泥。肩扛长焦镜头、手提三脚架,孙华金顶着烈日寻找着。一年中,他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滩涂上度过,“黄海湿地的美,每一刻都不一样。”

正是这近乎痴迷的流连,孙华金拍出了奇美之景——《湿地森林》,天蓝云白,海水往复奔涌下的潮水沟,如“参天大树”在巨大的滩面上生长。这幅充斥着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的照片,多次入选国内外影展,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成为“人民日报收藏作品”。

特别的爱

用影像“拯救”麋鹿,这是杨国美41岁时种下的梦想种子,如今77岁的他,仍然在路上。

一身迷彩服,一双高筒靴,凌晨3点起床,趴在近乎原始状态的草丛中寻找麋鹿踪迹。不顾冬日严寒、夏日暴晒、蚊虫毒蜱,这一伏,常常就是几个小时。

60多岁学电脑,70多岁学航拍,杨国美不遗余力记录麋鹿和它的生活环境。“看到麋鹿,杨老跑得最快。”影友们对杨国美的韧劲十分服气。

杨国美并非专业摄影师,但他凭借“麋鹿故事”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他的成功,源于执着和勤奋,究其根本是使命感和对麋鹿的真挚感情。”中国摄影家协会原秘书长高琴言语中满是敬佩。

从“为国担责”到“把中国麋鹿推向世界”,梦想的种子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保护区上升为“国家级”,麋鹿种群从最初的39头,到超过7000头,占世界麋鹿种群数量的60%以上,“中华神兽”在这里自由自在、繁衍生息。

“好照片是等出来的,熬出来的。”孙华金既饱尝这句话背后的艰辛和不易,也有过身陷深泽险境的经历。百个池塘中蹲守黑脸琵鹭、千亩麦田中寻找雪雁、万丛芦苇中苦觅震旦雅雀,国内首次实图拍摄沙丘鹤、丰富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照片记录、首次发现拍摄卷羽鹈鹕东亚种群全部……孙华金的苦心守候,一次次为珍禽物种在黄海湿地上的活动规律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

“最开始在盐城只能拍到几十只野生鸬鹚,现在能拍到上万只;几年前想找黑嘴鸥育雏点,全城难见,现在至少有2000多对黑嘴鸥在这里筑巢。”孙华金既欣喜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黄海湿地上的留鸟与日俱增,也深感“保护好这片栖息地太重要了。”

现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的他,被尼康聘为中国讲师,往返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讲述生态摄影理念,推介大美湿地。

在孙华金的影响带动下,主任医师葛乃航工作之余也成了滩涂湿地的常客。“我以前就喜欢拍照,大多拍的是城市人文风光。一次偶然结识了孙老师,看了他拍的湿地照片,一下子就被‘镇’住了。”

勤于思考的葛乃航进步很快,两年多就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6年间有30多幅作品在国家、省影展中展出或获奖。葛乃航在本地也发展了6个影友,最大的66岁,已是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互成就

“盐城黄海湿地广袤悠远,环境复杂,人迹罕至,一些物种长期在这里生存活动,却很难被发现。生态摄影师的不懈探寻,为盐城市湿地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介绍,特别是在黄(渤)海湿地申遗过程中,大量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摄影作品,让国际专家直观地了解到黄海湿地的情况,极大助力了申遗成功,“许多湿地精灵的照片,让专家为之震撼。”

吴其江说,后申遗时代,盐城以更大力度进行湿地保护与修复,包括开展退渔还湿、建设小微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这些盐城智慧中,同样需要生态摄影的参与。“生态摄影师的广泛活跃,能够更快地发现生态系统、物种栖息地的变化,配套科研监测,就能找到变化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地方政府科学制定保护对策。”

目前,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达41.6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62%。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处国际重要湿地、一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盐城湿地保护地数量与等级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属前列。

吴其江说,盐城市在严格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与休闲旅游、文化推广、农业等相结合,全方位维持湿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其中,优秀的生态摄影作品是最好的“广告”。2021年,全市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全景世遗”逐步显现。

“盐城黄海湿地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展、赛中表现抢眼,既是对作者创作水平的肯定,也是对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认同。”高琴认为,摄影具有见证、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优美的生态摄影作品令人心生向往,盐城积极搭建摄影大赛、采风活动等平台,提高黄海湿地知名度,用实实在在的人气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具有良好的互促互进作用。

高琴说,黄海湿地成为生态摄影师艺术创作的灵感富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是时代之盛。这些生态摄影师是黄海湿地与世界对话的友好使者,他们与湿地相互成就、和谐共生,也必将为人们续写更多新时代的精彩生态故事。

作者: 黄露 江汉超

(编辑 高霞)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