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构建产业生态不能靠“单打独斗”

在全国首创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精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联合上交所共同举办“科创沙龙”,为科技型企业搭建精准对接资本市场的平台;统筹推进南京科创圈、苏锡常通科创圈、徐州科创圈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以来,江苏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供给、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俗话说“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推进新型工业化也需要厚植充满活力的发展土壤,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支撑,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保障,深刻影响产业结构。这就意味着,新型工业化不要精致的“盆景”,要普遍的“风景”;不仅要打造“参天大树”,更要繁育“产业雨林”。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洁净的空气”,用产业生态引领产业的升级、迭代与变革。

构建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产业生态,不能靠“单打独斗”,而需要“攥指成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生产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加之气候变化问题日渐突出,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提出新要求。因时因势之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不同于国外曾经走过的工业化之路,也不等同于国内已有工业发展模式,它强调质量优先、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绿色低碳等特点,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离不开科技教育、贸易金融、生态环境、区域协调等各领域全方位配合。各地各部门应以系统思维认识新型工业化,用系统工程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高水平的政策协同,体现新型工业化之“新”。

构建产业生态重在“握拳有力”,以企业需求为抓手,解决好当下问题。企业是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绿色制造的主体,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就是产业生态的短板弱项。当前,有的龙头企业面临“创新者窘境”,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形成整体的创新氛围和系统生态?不少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转型慢、智改数转“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如何让政策措施直达企业,为其解除“成长的烦恼”?不同的问题各有对应的牵头部门,各部门除了要守土有责,还应围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全面协作、深度融合,推出真正好用的措施、解渴的政策,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构建产业生态贵在“出拳有速”,化自身优势为机遇,打开发展局面。面对发达国家技术限制打压和后发国家的低成本竞争“双重挤压”,我们应善于利用现有优势,抓住时间窗口。当前,我省工业“大而不全”“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科教实力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优势。基于市场规模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把新型工业化推向纵深。如何把我省科教“长板”引向创新、植入产业,如何深化改革完善工业治理体系,如何用好“两个市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一体联动。各地应立足优势、对标全球、面向未来,在搭平台、强机制上苦下功夫,提升产业生态的健康度和吸引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汇聚起有力的要素保障。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