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江苏未来这样做——

日前,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计划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而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中,江苏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对未来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畅想。

聚焦前沿,以高质量人才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

聚焦前沿领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服务“三航”领域新型工业化,突出学科特色发展,以产学研融合强化高素质人才供给,加快建设“三航”领域人才中心。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完善高质量学科生态体系。坚持全校办“三航”,以新兴技术赋能“三航”,深入实施“工科一流、理科卓越、文科提升、交叉培育”四大工程。突出人才培养,不断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特殊类型转专业、本博贯通等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空天艺海·大师引航”系列美育课程,构建“三精准三提升”育人体系,加快形成“四共四融”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突出人才引领,服务支撑江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系统构建教师发展一体化培训体系,开展“青年教师携手远航工程”。

聚力服务新型工业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有组织科研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打造自立自强创新高地。健全以高水平科研产出为导向的项目和平台管理联动机制,高效动态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深化开放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助推行业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为支撑,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新生态。在苏州、无锡等地建设校地研究院6家,切实打通科研成果从“学校”到“企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高速通道。

产教深融,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地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

这必然要打破高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产教融合、双赢合作长效机制。南京邮电大学牵头成立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南京市集成电路封测人才培养共同体,获批紫金山产才融合(集成电路)示范基地,促进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有力赋能地方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学校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建立跨学科交叉/多学科相融的创新环境,构建“学科交叉—贯通培养—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新工科”实验班、国科大联培“卓越研究生”等,满足集成电路产业对复合型紧缺人才的需求。

同时,打破校企边界。南京邮电大学优化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芯”平台。学校以现实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整合优化院校、企业、研发单位等多方资源,构建形成多层次复合应用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体系。牵头制定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技能标准,牵头成立全国首家省级集成电路学会,成立集成电路成果交易平台,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壁垒,助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实践创新。

如何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职教适应能力?常州市教育局推进职业学校向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集聚,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同时,整合产业资源,立足重点行业、依托重点产业园区,打造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和市级产业学院,释放产业硬实力和教育软实力的叠加效应,赋能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学校资源。试点推进中高职结对揭榜挂帅制度,发挥常州优质高职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当务之急,还是要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常州推动职业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双师队伍育人水平。同时,实施产业教授遴选行动,支持职业院校引进科技家型企业家、技能大师等担任市级产业教授,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提升技能人才综合素养。深化三全育人,打造思政金课,开展技术精英校园巡讲活动,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大赛机制,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双创能力。

精准育才,构筑学生多元成才通道

坚持精准引才,构筑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

苏州大学创新引才举措,细分岗位设置,构建高质量引才体系。重点引进一批学科发展急需的知名学者、行业精英。打造引才高地。全力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建设,实现平台建设与人才引育双提升。拓宽引才渠道,联合苏州市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等人才工作平台,秉持“创新在苏大 创业在苏州”理念,推动顶尖人才团队共引、校地人才资源共享。

精心育才,才能提升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苏州大学出台《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揽子文件,构建完善“基础牢固、中坚提质、尖端突破”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强化组织培育。坚持“学术大师+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由顶尖人才牵头组建1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大师引领、骨干支撑、后备衔接的良好梯队。强化实践锻炼。支持高层次人才对接苏州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焦能力培养核心,让学生“动”起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践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就业、主修+辅修、专本衔接和自主创业等多元发展通道。构建“动”的实践体系。坚持以项目为驱动,优化“一个目标、纵横三赛、四融四促、三化机制”的技能竞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突出“动”的评价导向。构建“理论+实操”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学生取得的学历教育成果,非学历教育成果以及其他成果均可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促进了学生多元成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