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常州市市长盛蕾:以新能源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实体经济百花齐放的常州,新能源产业朝气蓬勃,成为万亿之城背后的澎湃动能。6月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四场:以新能源之都建设引领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作主发布。



万亿之城如何来?

看“三组数据”“四张答卷”

近年来,常州围绕“强富美高”美好蓝图,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常州以全省4%的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贡献了7%的财政收入和8%的经济总量,2023年高质量迈入了GDP万亿之城,在26个万亿之城中人口最少、人均GDP排名第六位。



盛蕾表示,过去五年,常州发展可以用“三组数据”“四张答卷”来体现:“三组数据”是GDP增长50%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一;工业规模实现了翻番,而PM2.5绝对值下降了4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三成,城乡收入比大幅缩小。这“三组数据”折射了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努力追求。

“四张答卷”,第一张答卷是厚积薄发的“产业答卷”。常州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动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一,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工业大奖数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形成了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产业集群接续步入千亿级,新能源产业成了最靓丽的一张产业名片。

△常州“两湖”创新区 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第二张答卷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答卷”。常州始终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56.2%,R&D经费支出占比提升至3.4%左右。上市企业即将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5000家,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380人,连续10年全省第一。常州三年建成人才公寓11.77万套,对青年人才给予生活居住双资助,让青年英才“拎一个包来、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

第三张答卷是绿色低碳的“生态答卷”。常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占比80%以上,太湖湖心区水质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佳,PM2.5绝对值排名、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均达近十年最好水平。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常州城区 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第四张答卷是共同富裕的“民生答卷”。常州坚持“全生命周期、全领域覆盖、全人群共享”理念,打造了“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次获得“长安杯”的设区市,让全体市民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中共享高品质生活。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做好四方面工作

“常州土地空间较小、资源较少,必须一以贯之、脚踏实地的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盛蕾表示,常州将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不断突破既往、超越自我。

一是在建设新能源之都中塑造“常州优势”。常州紧跟国家战略,十年磨一剑深耕新能源产业赛道,以产业优势塑造了优势产业,以新能源之都的全方位崛起支撑城市能级的持续性跃升,2023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0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常州制造基地供图


盛蕾说,“平均1秒钟,常州灯塔工厂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平均40秒钟,理想汽车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在以常州整车基地为半径的长三角区域,实现了3小时之内邻里链上配套。”去年年底,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聚焦“发储送用网”产业生态全链条,不断强链补链延链、集聚集群集约、做强做优做特,朝着万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奋进。

理想汽车 刘畅 摄


二是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彰显“常州价值”。常州以“咬定青山”的定力,扎根实体经济,构建了以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为支撑的“1028”产业发展体系,厚植新质生产力沃土。以“滚石上山”的韧劲,聚力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龙城实验室、龙城科创学院和龙城金谷,三个以常州古称“龙城”命名的创新载体正加速集聚技术、人才、资本等关键要素。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连续二十年开展科技长征,建设常州科教城这个“创新之核”,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三是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常州担当”。常州与上海、南京、杭州等距相望,是长三角地理几何中心。常泰长江大桥即将开通,常州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将更加凸显。“公铁水空管”运输方式在15分钟内就能完成转换,全社会物流成本占比12%,低于全国全省平均。常州以完备的工业体系为沪宁杭三大都市圈提供承上启下的配套支持,成为长三角智能制造的“传动轴”。深度融入一体化的常州,必将成为长三角中轴崛起的战略支点。

四是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中体现“常州温度”。民营企业是常州发展的主力军。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达97%,贡献了90%以上的科研投入、80%的税收、70%的投资和60%的进出口。过去的常州是民族工商业发祥地,全省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私营企业都出自常州。常州将进一步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通过“一网通办”“非申即享”“拿地即开工”等更加优质的政策服务,让企业感受“速度”与“温度”。



“万亿之城再出发,我们将永不懈怠、永葆锐气,与时俱进、加压奋进,展现出一个奋发有为、奔腾向前的常州。”盛蕾表示,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更多常州贡献。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文 牛华新/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