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苏州:婚礼庆典“轻量化” 年轻人的婚庆习俗变变变

地铁当婚车,园林作礼堂,今年“520”当天,12对年轻人乘着地铁去结婚。这场低碳集体新婚礼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到了很多关注,也收获了很多祝福和支持。

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从移步到户外,在特色景区景点宣誓领证,到将爱情故事拍成微电影,再到跳出常规套路,举办低碳婚礼、“三无”(无接亲、无车队、无伴郎伴娘)婚礼、游园会婚礼、目的地婚礼等新潮结婚仪式,这届年轻人正用别具一格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重新定义结婚仪式,婚庆习俗也刮起了一股新鲜、别致的风。

20240613192349102

国潮复兴催变——

汉服婚纱照和微电影快速“出圈”

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冠霞帔,八抬大轿,明媒正娶……2日,在苏州唐寅故居文化区,“90后”新娘小陈在“穿越千年”的汉式婚礼中,把自己嫁了。“这是我们的爱情微电影,也是我们的婚礼现场。”她说。

20240613192349598

形式简单,但流程要足够有仪式感,这是小陈对自己理想婚礼的定义。她是汉文化的爱好者,所以将目光投向了“汉婚”。“一开始我是咨询汉服婚纱照的,交流中发现可以拍摄汉婚微电影,就灵机一动,干脆再把双方父母带上,叫个司仪,把全流程的汉婚仪式拍成微电影,这样婚礼庆典仪式就不用办了。”小陈说,办传统的婚庆仪式,自己犹如“提线木偶”,按照既定的剧本演完全程,留给自己的只有疲惫。但拍摄微电影不同,带给她的是新鲜和有趣,收获的是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很开心;花费2万多元,不仅比婚庆布置省钱,还有惊鸿一瞥的效果。

在小红书婚摄行业4月搜索排名中,汉服婚纱照位列搜索前三,中式婚礼持续占据搜索高位。苏园六纪国风影像负责人季晓彤告诉记者,这两年国潮复兴, 加上《知否》《梦华录》等古偶剧热播,苏州各地推广丰富多彩的古典传统婚礼,汉服婚纱照和微电影快速“出圈”。“我们平均每天接待五六组客人,需要提前三四个月预约拍摄。”季晓彤说,当代年轻人追求的是独一无二,很多微电影剧情都是个人定制的,有影视剧主题的,也有根据新人爱情故事策划编导的,除了邀请亲朋好友出镜,还能安排群演加持。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作为苏州标志性园林景区结婚登记点,今年1至4月,耦园登记点和苏昆剧院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结婚登记办理量达到1061对,同比上升50.92%,占姑苏区婚姻登记量的三分之一,成功举办新人婚礼19场,婚纱拍摄900组。

“极简”当道生变——

婚礼像一个大派对,让所有人都开心

不是婚礼办不起,而是“极简”更有性价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爆改”婚礼,选择告别繁杂的俗套,简化仪式和环节,以更舒心自由的方式,办一场以自己为主的婚礼,“像一个大party,所有人都玩得很开心。”

202406131923507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低碳婚礼、“三无”婚礼、目的地婚礼等“爆改”案例层出不穷。地铁当婚车——“520”在苏州“乘着地铁去结婚”活动上,12对海选选出的新人选择乘坐地铁这一绿色出行方式开启幸福婚姻之旅,在途经的浪漫站点打卡留念,在车厢内发放喜糖,分享喜悦,接受乘客的祝福,并到园林里举行苏式传统婚礼。“这样的婚礼,省去了接亲、堵门、恶搞新郎伴娘等传统项目,但热闹一点没有少。”参与者、新娘梦影说,乘着“最昂贵的婚车”去结婚,一路接受众人的祝福,简直太酷了。她还特意邀请了朋友一路跟拍,将这一幸福时刻分享出去,瞬间成为朋友圈的焦点事件。

兼顾父母满意和遵从自己内心感受,“90后”小钱与小陈选择从细节入手的“爆改”:取传统婚礼习俗之精华,将喜事登报“官宣”,娓娓道来从校服到婚纱演变出的浪漫爱情故事;在婚礼仪式上舍弃华丽布置,融入打卡照片墙、来宾问誓等特别环节。“以往婚礼最重要的问誓环节是由司仪主持的,但我们把这个权利交给了所有到场来宾,让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起见证浪漫誓言,现场气氛无比温馨。”小钱说,她的婚纱是租赁的,还有一些婚庆布置是在“闲鱼”上淘的,用完后又转手卖给需要的人。“这些物品只用或只穿一天,买全新的挺浪费的,只要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就行了。”她说。

20240613192350399

同样推崇花小钱办大事的还有小赵和小凌。从场地庆典布置到伴手礼挑选,他们都亲力亲为。“我是苏州人,婚礼布置上融入了苏式花窗;我太太是泰州姜堰人,那里盛产大米,所以布置上又加入了稻穗元素,形成两地文化的交融。”小赵说,他们自行搭配组装了送给宾客的伴手礼,包括刮刮乐、喜茶、巧克力、护手霜在内的“八样”礼品。“不同于传统的喜糖、喜烟,我们的伴手礼主打一个实用,人人都用得上,尤其是‘婚礼彩票’,可以在向亲朋好友表达谢意的同时,传递更多的爱心和幸运。”他说,不争面子、不讲排场,让婚礼办出个性、创意、温馨,充满爱意,是他们对婚礼的共识。

“甜蜜经济”应变——

“苏式婚姻”服务品牌呼之欲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年来,苏州的婚礼庆典仪式已逐渐走向“轻量化”。年轻人的婚庆消费观念并不是大操大办,而是追求精致、温馨、独特。从午宴到晚餐和晚宴后的派对,从酒店室内到草坪、海边,虽然婚礼规模不大,但却处处体现着个性、创意和温馨;他们的仪式感体现在自己的参与度上。从请“四大金刚”(摄影、摄像、化妆、司仪)到自己化妆、自己主持,从请婚庆布置到自己动手,在钱包没“瘪”的情况下,婚礼依然不失浪漫。

“但从深层来看,‘轻量化婚礼’流行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年轻人的观念变化。”苏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成浩说,婚事新办是对传统婚礼的重大改进,让文明清新的现代文明之风吹进了当代年轻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体现了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对个性化的追求、对健康婚俗的践行。

20240613192350364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个性化婚礼的需求,赋予中式婚礼市场巨大潜力,婚庆市场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苏城某知名酒店在成功试水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基础上,准备打造古风游园会为主题的婚礼场景,让入场嘉宾不仅能看景,还能成为风景的组成部分。一些本土婚庆公司改良中式伴手礼,用苏州特产粽子糖、松子糖替代巧克力等作为喜糖,深受年轻人欢迎。一家婚庆礼品公司的主理人小芹菜告诉记者,以前新中式伴手礼的需求很少,现在却能占到伴手礼总销量的30%至40%。

20240613192350944

喜扇、凤冠租赁等新中式婚嫁用品的大行其道,也吸引了不少年轻创业者。“95后”顾李莎和朱逸琳把毕业后的创业赛道瞄准了喜扇,1年多时间,经过线上线下的产品推广,积累了不少人气。“百把元的扇子,可以定制,也可以DIY,很受年轻姑娘的喜欢。”顾李莎说。

在小红书写真行业地域4月份的检索排名榜单上,苏州汉服妆造排名第六。“2023年,苏州位列旅拍目的地第5名,70%的顾客都来自外地。”苏州市结婚产业商会秘书长孙军表示,苏州打造婚恋目的地,做强做优做大“甜蜜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苏州民政部门精心打造“苏式婚姻”服务品牌,把江南文化融入婚姻登记服务场所,打造城市公园型、古典园林型、水乡浪漫型等6类婚姻登记“最美幸福空间”,先后确立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6个,近3年共举办集体颁证活动300余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约18万人次。

聚焦“为爱减负、为爱赋能、让爱出彩”,今年5月,苏州发布《“苏式婚姻”365行动方案》,强调积极发展“甜蜜经济”,打造婚庆产业集聚区,开通地铁结婚游、水乡婚船游、文旅风景游、文化遗产游、古镇古村游、乡村体验游、购物休闲游等特色婚旅线路,让文明时尚婚恋文化融入城市、繁荣产业,同时发布“甜蜜事业+甜蜜产业”热力图,涵盖全市19处婚姻登记点、24处特色颁证点、37处热门婚庆酒店、28处摄影婚纱点、34处旅游打卡点。

以姑苏区为例,耦园、苏州昆剧院、虎丘婚纱城三大网红地标流量热度,正串联起平江路、山塘街、昆曲、评弹等历史文化资源及苏州博物馆、状元博物馆、虎丘等古城标志性地点。姑苏区定制以“浪漫古城 爱情之旅”为主题、集“婚登+文旅+产业”于一体的3条文旅路线,致力于将姑苏古城打造成幸福创意和浪漫消费的首选地。

(苏报记者 林琳)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