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聚四海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开放合作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开拓新赛道,抢占制高点,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意义重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目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嫦娥奔月”之后,中国将月球土壤样品与世界多国科学家共享,力争获得更多科学成果,共享“中国式浪漫”;当世界只剩FAST一只“天眼”之时,中国将FAST向世界开放,让全人类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彰显了大国风范;在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中国已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同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合作的底线。解决“卡脖子”问题,事关科技安全、国家发展。近年来,我国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既保持开放思维推进合作,也坚持自立自强实现突破。从“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到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我国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朝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迈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日益拓宽国际合作空间。更进一步,我国将不断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护航科技创新行稳致远。

对外开放永不止步,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推动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早日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徐尧)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