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日前召开的江苏徐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擦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明底色。那么未来,徐州将如何逐“绿”前行、向“绿”图强,加快铺就新质生产力的绿色道路,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呢?
新质生产力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依托于绿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依赖于绿色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衍生于产业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徐州市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内涵,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从加强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赋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三个方面重点着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农业,提升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占比,鼓励高耗能企业不断扩大绿电使用规模,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近日,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布的第六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中,贾汪区榜上有名。近年来,贾汪区始终秉持“生态立区”的理念,围绕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与绿色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更大力度深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浓“含绿量”。
“重点推进贾汪区徐轮橡胶等一批传统企业加快工艺提升和节能降碳改造,积极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快推动贾汪区工程机械、能源装备、农业装备等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不断提升与之配套的高端铸锻造基础产业发展水平。”贾汪区经济发展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兵表示,大力支持吉麦新能源汽车创建省级智能工厂,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行动,不断增强贾汪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品牌竞争力。大力培育氢能利用、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重点推进国电投储能等重点产业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绿色技术、绿色标准研究,着力提升低碳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的应用推广,促进传统高耗能产业工艺革新与流程再造,着力打造一批零碳工厂、探索建设零碳园区。由徐州新盛绿源公司投建的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有着“城市绿色出口”的美誉。产业园一期主要聚焦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再生类项目,目前已成功招引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用废塑无害化项目等8个项目入驻。规划中的产业园二期将重点招引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再生利用、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项目,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助力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徐州新盛绿源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徐卫东介绍,新盛绿源公司一方面坚持企业化运营,强化碳经济研究,锚定“低碳化+数字化”总目标,围绕“减、降、固”技术路径,以脱碳为抓手,通过参与碳市场体系建设,抢占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聚焦环保领域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方向,依托产业园“以智管废”平台、“智慧工地”、“二级节点解析”平台优势,建立低碳数字化商业模式,加快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全力打造零碳园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绿色”动能。
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城市温室气体、噪声异味等领域监测能力,构建智慧执法体系,着力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徐州经开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以“一特三提升”为工作指向和抓手,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列为“发展质效提升年”的重要内容。2023年,徐州经开区优良天数比率达70.7%、优于市均值4.7个百分点;两个省考断面稳定达III类水质;天幕抑尘等一批环保创新工程、工艺得到省生态环境厅推广。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苏汪表示,徐州经开区作为全市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主力军,将以美丽经开区建设为牵引,纵深推进扬尘场景化治理、VOCs产排行业差别化管控、水环境治理、数字化污染防控监管等系统集成改革,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更高标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产业生态、自然生态、生活生态“全域改观”,全面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答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