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荔枝网评:让“中秋文化”映照“家国情怀”

特约评论员/李晟

花好月圆时,一年中秋至。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更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重要时刻。近日,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旨在用好传统佳节这一“思政大课堂”。江苏开展了“古韵颂中秋,传统展风雅”思政教育,组织同学们观看《传奇中国节:中秋》视频,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精彩结合;浙江高校的民族乐团举办中秋主题音乐会,以丝竹管弦庆贺佳节、赓续传统;福建有学校带领学生走进省博物院,参与“中国传统服饰妆造情景秀”礼赞展演活动,在古风古韵之中共享中秋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赏月,品秋,这是中国人铭刻于心的文化谱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以中秋为代表的传统佳节不仅被赋予了更多崭新的时代气息,更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次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赏月光”“拜月礼”等独具特色的庆祝民俗,到文艺演出、赏灯猜谜、制作月饼等历久弥新的文化活动;从咏月诗词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国语言,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传统故事飘扬海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展现着跨越山海的魅力。以中秋佳节为窗口,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且具有规范性、审美性和参与性等文化特点,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人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无论是用新兴媒体技术实现的古今“穿越”,还是线上线下的中秋AI互动,都是在创新方式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以共度中秋佳节为契机,挖掘诗词歌赋、礼仪风俗中的文化内涵,既能让大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多样态、多维度地展示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持续更新、不断发展,中华文化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要以不忘不变的“初心”构筑文化基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传统节日的宣传视角向基层群众倾斜,融入群众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积跬步”“积小流”。以兼收并蓄的“耐心”涵养文化根脉,在思想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将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盘子”“大集体”,去糟粕、炼精华。以不减不退的“信心”赓续创新精神,将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精心编织中华传统佳节的“作品”“产品”,优化传统文化供给和文化服务方式,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奏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序曲。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映照古今。让我们揽清风明月入怀,在阖家团圆中共叙传统,在家国情怀中激荡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昂首阔步,将文化强国的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李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