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专门安排12类55件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这些项目现在办得如何?成效怎样?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新华日报社联合推出“民生实事微纪录”栏目,记录民生实事、感知民生温度。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希望以后可以当一名画家。”
13岁,正是梦想生根发芽的年纪。13岁的小琪,梦想就是长大后能有一间画室,每天都可以在里面安安静静、无忧无虑地作画。
2024年,小琪在家中提前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画室”。放学之后,她可以在里面读书、学习、创作、休息,再也无需趴在床上写作业了。
这一系列的变化,要从“梦想小屋”改造工程说起。
小琪家住启东市北新镇介英村,今年刚读初一。她是一名领养儿童,养父母年过五十,在镇上的企业做临时工,身体都不太好;爷爷年过八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子女轮流照顾。一面是微薄的收入,一面是长期的医疗费用,导致整个家庭生活处处捉襟见肘。
小琪家里虽然盖起了二层小楼,但经济上的困窘使得一家人基本无力进行装修,家具家电也置备得很少。走进小琪家的客厅,只觉得分外“空旷”。
“以前家里没有我自己的卧室,都是和妈妈住在一个房间。”小琪说,自己非常想拥有一个大一点的学习空间,以便能更加专心地看书,考出好成绩,让爸妈少操心。
针对像小琪这样的困境青少年居住条件简陋、缺乏基本生活设施的状况,2021年初,启东团市委在团省委的指导下全面启动“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全面部署“梦想小屋”建设工作。2024年初,小琪家也实现了“小屋焕新”。
“我们多方筹集公益善款,按标准对房间的顶面、墙面、地面进行施工改造,配备床、衣柜、学习桌、台灯、窗帘等家具和生活用品,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需求进行微调。”启东市北新镇“梦想小屋”改造牵头人黄向前说,小琪的心愿非常朴素,她希望自己房间的颜色能干净、大方一些,书桌的收纳空间能多一些,以便将自己收集的印章等“宝贝”摆在身边,陪伴着她一起做作业。
一番大改之后,小琪家里一间原本堆放杂物的储藏室变成了她的崭新卧室。“小琪的‘梦想小屋’以白色为主基调,配上素雅的窗帘,给人一种干净清新、温馨宁静的感觉,希望可以为她营造舒适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黄向前说,新书桌也是特别定制的,足够放下平时需要的书籍和她的“宝物”。
硬件跟上了,面对面的关心和交流也不能落下。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性格内向的小琪一度学习成绩波动比较大。黄向前和担任“希望家长”的北新镇党委副书记陈辉定期轮流到小琪家中辅导功课、陪小琪聊学校里的各种大事小情,并长期与所在学校及班主任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小琪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学业情况。
“小琪的进步非常明显,不仅学习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二十名以内,人也变得自信、爱笑,我们非常欣慰。”黄向前谈道,为了进一步鼓励小琪和其他关爱对象,他们经常联合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将关爱未成年人的小礼物送到孩子们的家中。
“2024年,启东市共建成22间‘梦想小屋’;4年来,全市总共建成了111间‘梦想小屋’。”启东团市委副书记吴苏豫介绍道:“同时,我们还额外援建陕西西乡10间、青海同仁11间‘梦想小屋’,将爱心传递到了更远的地方。”
自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以来,“梦想改造+”关爱计划进一步扎实推进“梦想小屋”建设工作,招募培训“希望家长”,常态化开展关爱服务活动。2024年全年募集资金2400余万元,全省建成2075间“梦想小屋”,招募培训“希望家长”队伍,持续将心理咨询、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兴趣培养等专项服务送进小屋,用爱筑起梦想的空间。
“梦想小屋”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承载着爱的精神港湾。一间间“梦想小屋”,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一团团“希望”的火苗。就像小琪家的客厅墙上贴的一排奖状一样,红彤彤、明晃晃,温暖了整个寒冬。
策划 高伟 傅大庆
统筹 刘海琴
文案 陆威
摄像 高鑫
剪辑 高鑫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新华日报社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