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鲜亮底色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动员社会公众积极践行“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绿色行为,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生态环境。

生态环保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改善生态环境更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之一。面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考题,近年来我国大力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加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从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到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再到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一个个“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都彰显了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决心,并为推进全球绿色复苏注入澎湃动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在这一生态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环境建设较之过去有了明显改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基调。青海通过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当地一位老人把家搬到泽曲河边,义务守护周边近万亩草原湿地二十余年……正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里流满了清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保观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带动更多地区走上致富之路。

共建绿色家园,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我们要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垃圾分类,就可以变废为宝;随手关水,就可以节约水资源;公共交通出行,就能减少碳排……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是对地球的呵护与关爱。让环保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社会风尚,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才能推动全社会形成更绿色、更环保的新风尚。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令人欣喜,但绝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而是要将有关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既要基本解决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等;又要有效遏制住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如控制新污染物污染等。久久为功,拿出钉钉子精神,生态环保的步伐才会愈发坚实。

身处同一个地球,头顶同一片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未来。保护地球,其实更是人与自然合力共写的一首诗篇。我们应把这作为一个理念,化为一种行动,不仅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与坚持。如此,家园才会更加美丽,地球才会更加蔚蓝。(江小北)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