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护航“江苏制造”出海,多维协同奏响外贸强音

日前,一列载着21个集装箱冰箱、洗衣机的中欧班列从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驶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江苏的中欧班列有得天独厚的货源地优势,很多货主都会选择铁路班列运输,最近,有许多客户在咨询家电类、电子工具类等商品通过班列出口。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刻调整、关税壁垒阴影未散的当下,江苏外贸以“逆势突围”的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南京海关统计的家电出口同比增长12%,到中欧班列满载“消暑商品”驰骋亚欧大陆,从江阴港单次133辆客车出口刷新纪录,到连云港AGV智能车库实现车辆“秒级”周转,这片土地上的企业正以惊人的韧性突破重围。海关、港口、物流企业协同构建的“立体化出海通道”,不仅为“江苏制造”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更彰显了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澎湃动能。

中欧班列织密“钢铁驼队”,陆路通道重构全球供应链韧性。当传统海运面临运力紧张、船期延误等挑战时,苏州中欧班列的“逆势上扬”为外贸企业开辟了新赛道。这条横跨欧亚的“钢铁驼队”,以“门到门”的定制化服务破解了中小企业出口难题。某电子企业通过班列出口的电子工具类产品,较海运节省15天运输周期,且全程冷链运输保障了精密仪器的安全性。班列的“货源地优势”更催生了“产业集群+班列运输”的协同效应。苏州工业园区内,小家电企业与班列运营方共享物流数据,实现“生产即发运”的零库存模式。“以运促产、以产带运”的良性循环,印证了陆路通道在重构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价值。

港口创新激活“蓝色引擎” ,智慧物流重塑外贸竞争新优势。江阴港的散货船“绑带固定+隔离保护”模式,与连云港AGV智能车库的“汽车旅馆”概念,共同勾勒出中国港口转型升级的清晰路径。前者以“船期灵活、成本降低30%”的优势,让国产工程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批量驶向“一带一路”国家;后者则通过“5200辆存储+18万辆年周转”的极限设计,将汽车出口效率提升4倍。“量体裁衣”的创新,源于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洞察。当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连云港海关推出的“抵港直装+边运抵边装船”模式,让国产新能源车从工厂到船舱的时间压缩至6小时,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70%。港口正从“货物中转站”进化为“价值创造中心”。

监管革新打通“最后一公里”,制度创新释放外贸主体活力。常州海关与重庆海关的“分箱发运”联动监管,堪称制度创新的典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与配套锂电池的“拆分出口”,不仅避免了“千里迢迢运回电池产地检验”的尴尬,更通过“全流程溯源管理”确保了危险品运输安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流程再造”,让企业每年节省成本超千万元。与之呼应的是,张家港海关推出的“加班验放+预约通关”服务,为季节性商品出口提供了“24小时通关保障”。当监管从“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从“流程管控”转向“风险防控”,外贸企业就能在合规框架下释放最大潜能。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江苏外贸的实践为全球贸易复苏提供了中国方案。当海关改革持续深化、港口能级加速跃升、企业创新活力迸发,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鱼米之乡正在让每一个集装箱都成为展示中国制造的窗口,让每一艘远洋巨轮都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黄橙)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