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扬子江与泰晤士河交响 合作书写双向共赢新篇

特约评论员/郭元鹏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印有“江苏主宾省”字样的道旗在海风中招展。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8日在此启幕,会议将持续到9月11日。政企面对面磋商,企业代表穿梭对接……9月7日,主宾省江苏与主宾国英国的“双向互动”,提前点燃大会热度。鹭岛之上,扬子江畔的“硬核”制造与泰晤士河畔的“创新”活力,共同激荡起朵朵浪花。

锚定黄金赛道,合作方向凸显战略共识。江苏与英国此次聚焦的三大合作领域,精准踩中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脉搏”,彰显出双方对未来产业趋势的高度共识。在绿色低碳领域,江苏推进零碳产业园、零碳工厂建设的实践,与英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低碳产业布局上的优势形成天然互补。当江苏的产业基础遇上英国的创新技术,不仅能加速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更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的合作模式。

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则展现出“全链条共赢”的特质。江苏凭借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的政策红利,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的“必争之地”——阿斯利康30年深耕江苏、累计投资超50亿美元;葛兰素史克与江苏恒瑞医药签署协议联合开发12款创新药物……这些案例印证了江苏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上的独特吸引力,而英国在生物医药研发上的领先优势,也将借助江苏的产业生态实现技术转化,共同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

消费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更是打通了“供需两端”的堵点。江苏庞大的消费市场与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为英国高端消费品牌、专业服务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而英国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高端服务供给上的经验,也将助力江苏服务业提质增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数据见证实力,合作根基筑牢互信基石。今年1-7月,双方进出口贸易额75.7亿美元、同比增长8.2%,英国在苏累计设立外资项目1532个,江苏在英境外投资项目139个——这组数据背后,是双方多年来“深耕细作”的成果,更是互信不断深化的体现。

捷豹路虎常熟基地的升级,成为制造业合作的“标杆”。作为捷豹路虎首个海外整车制造工厂,其推进纯电动车生产线建设、产品直供欧洲市场的规划,不仅是对江苏制造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双方合作从“产能合作”向“技术协同”的跨越。阿斯利康的“江苏情缘”同样动人,从1993年首入中国选择江苏,到如今投建无锡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升级泰州“世界工厂”,30年的持续加码,彰显出跨国企业对江苏营商环境的长期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英中合作已从“大企业引领”向“中小企业参与”延伸。英中贸易协会会长詹诚信勋爵提到,“今年投洽会,英国有100多家中小企业专程参会。”这意味着江苏与英国的合作正从“单点突破”走向“多点开花”,从“头部联动”覆盖到“细分领域”,合作生态愈发完善。

江苏与英国合作的亮眼之处,在于突破了“单向引进”或“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的双向格局。英国石油在江苏的布局堪称“全链条渗透”——参与LNG赣榆接收站建设、合作生物航煤出口项目、加速充电品牌布局,从能源供应到绿色转型,深度融入江苏能源产业发展;而江苏艾兰得收购英国百年企业诺亚后,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实现营收从3亿元到12亿元的飞跃,更证明江苏企业“出海”不仅是资本输出,更是技术、管理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地方政府的政策护航,则为双向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无锡高新区与阿斯利康联手打造中欧生命科技创新产业园,落地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以“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场地、政策痛点,又为合作项目提供了长效发展的土壤。

从扬子江到泰晤士河,地理上的距离从未阻挡江苏与英国合作的脚步。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江苏与英国以投洽会为契机,用精准的赛道选择、坚实的合作根基、双向的开拓姿态,书写了国际合作的“新篇章”。(郭元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