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云龙湖,几代水利人。这里曾是被视为“利剑”的沼泽洼地,经过水利人的不懈耕耘,已被改造成波光粼粼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石狗湖到云龙湖,一片汪泽的变迁史,也是一部万千军民勠力同心、代代水利人接力传承的奋斗史。
江苏是中国唯一同时坐拥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从扁担、铁锹、平板车到挖掘机、推土机、大型机械,从人工抄写的水情图到鼠标操控就能调出的水文档案,从人力封堵疏浚到智慧水利系统,书写水利人传承使命的笔触在悄然变化,守护云龙湖的接力棒在一代一代往下传。云龙湖的跨世纪变迁史,写下了“水韵江苏”浓墨重彩的华章,照见了新时代青年热心治水兴水事业、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光彩。
水运与国运相连,治水报国青春无悔。治水安邦,兴水利民。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善治水。百年河海大学,一批批学子奔赴祖国各地,贡献青春力量;宋公堤绵延45公里、矗立黄海之滨80余年,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坚守,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世纪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一群青春坐标下的“答卷人”,把未来的安澜装在心中;大国重器守护一湖碧水,“太湖之光”映照“85后”“90后”“00后”龙腾虎跃、接力奋斗的身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做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江苏实践,与时俱进的治水佳话、薪火相传的治水精神,照见青年智慧和青春担当。
青春与时代同行,向水而兴担当挺膺。从奔腾的长江到蜿蜒的淮河,从浩渺的太湖到壮阔的黄海,水不仅是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更是江苏“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精神根脉。长江遇上京杭大运河,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进入最后冲刺,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正在诞生;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连云港,一批批青年建设者把智慧写入智能系统的代码,把奋斗融进碧波万顷的海运征程,绘就出现代化港城的崭新画卷……潮起潮落、岁月更迭,新时代青年接过复兴伟业的火炬,将青春理想融入水利建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实践,用创新与坚守书写与时俱进、担当作为、奋发有为的青春答卷。
水脉与文脉交融,水韵芳华精彩绽放。江河湖海孕育生态风光,千年历史沉淀人文底蕴,水韵是江苏最厚重的底蕴;水韵是青春最灵动的底色。唐代官河、蜀冈北门、桑树脚大型建筑基址等遗址相继发掘,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寻脉运河;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让江苏大地非遗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徐州汉文化景区通过“体验+科技+文创+研学”的多元融合模式,推动文化遗产“走出深闺”,走向大众……生活在这片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鱼米之乡,青年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动力愈发强大。
大河奔涌,大浪淘沙。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既是一次与“水”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启迪激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激扬爱国情怀、砥砺报国之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中,积聚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以青春之姿奔涌向前。(辛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