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罗建华
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活动采访团深入江苏十三设区市,围绕爱国、青春、奋斗、水利主题,沿江、沿河、沿湖、沿海蹲点采访,以“水”为脉,领略“大哉河海”;沿“水”而行,书写“治水兴邦”;以“水”育人,唱响“青春之歌”。
江苏大地,江河奔流,湖海交汇,水韵灵动贯穿南北。江苏河网密布,舟楫往来,自古便是文脉昌盛、人才辈出之地,其发展亦与水息息相关。从奔腾的长江到蜿蜒的淮河,从浩渺的太湖到壮阔的黄海,水不仅是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更是江苏 “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的精神根脉。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见证河海学子“治水报国”的青春华章,感受“长江入苏第一洲”的生态之美,探寻常州青果巷的千年传承,聆听瞿秋白的动人事迹……活动采访团用镜头捕捉水脉与青春交织的时代回响,展现“水韵江苏”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发展智慧。
每一处走访,都是一次与 “水” 的对话,更是一次对 “青春华章” 的生动诠释。当青春的脚步沿着江河延伸,当年轻的双手托起水利兴邦的梦想,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便在实践中徐徐铺展。坐落于南京的河海大学,百年来坚守“治水兴邦”的初心,无数青年学子在此探赜索隐,钻研水利科技,将智慧的种子播撒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沃土;在江都水利枢纽,年轻的水利工作者们正以实际行动守护着 “江淮明珠”,谱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常泰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经五年半的艰苦奋战,青年建设者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复杂地质、恶劣天气等重重困难,铸就了世界级公铁两用双层桥梁,成为江苏水利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从秦淮河到长江沿岸,从古老水脉到智慧水网,从雄伟壮观的大型水利枢纽到遍布城乡的小型水利设施,以水为脉络,新时代青年将爱国情怀、青春理想和奋斗精神融入国家发展的江河湖海,在治水兴水的伟大实践中谱写无悔青春,展现出 “水韵江苏” 的时代风采,“描绘” 出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最美画卷。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一代有理想、敢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里,青年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贡献力量;在苏州工业园区,青年科技人才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中心,青年技术骨干日夜坚守调度中枢,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下达精准指令,全力保障这条国家“生命线”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江苏,无数青年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将青春理想融入水利建设、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在各自的岗位上躬身笃行,以澎湃之青春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共同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水脉连着国脉,青春系着国运。江苏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深刻揭示着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逻辑。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既是对爱国情怀的礼赞,也是对未来征程的召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怀揣着炽热的爱国情怀,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于强国复兴伟业,与祖国共成长,青年一代将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华章。(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