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溧水秋日CityWalk路线出炉,跟着这条路线走,感受小城独特韵味

秋意渐浓,苏超激战正酣。本周末南京队对阵泰州队的半决赛即将火热开展,而在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的第二现场,市民不仅可以为支持的队伍加油呐喊,还可以体验传统蹴鞠、乐队表演等丰富活动……

当十月的秋风拂过金陵城南,南京溧水这片土地便被点染成一片绚烂的金黄与暖橙。,当自然的色彩愈发浓郁深沉,溧水正展现出它最本真、也最富诗意的一面,音乐、生态、人文串联出独属于溧水的秋日CityWalk路线。在这个最适合出发的季节,溧水已准备好所有的美好,快来探寻、来体验、来打卡收藏这一段金光闪闪的秋天记忆。

文体IP赋能 打造融合旅游消费新场景

7月底,在溧水天生桥景区,以“天生仲夏夜 苏超共此时”为主题,举行了苏超观赛电音玩水派对。凭借“苏超”强IP赋能,融合足球友谊赛、水上项目、电音狂欢、烟火美食等多元元素,吸引近千名游客参与。

活动还有郭兴庄园、溧水宾馆等周边业态的联动优惠,“观赛+夜游+周边游”的消费链条环环相扣,让派对从一场活动升级为一场全民狂欢。

每年国庆假期,国内音乐节扎堆举行,从演出阵容“卷”到票根福利。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溧水携手咪豆音乐节,依旧杀出了重围,吸引了超6万乐迷共创狂欢,狂揽全网超15亿次话题关注。

为进一步扩大音乐节IP的辐射效应,溧水推出多重福利,持票观众可以免费游览区内多个景区,餐饮、购物也能享受专属福利,景区、民宿等也联动推出多场精彩活动,游客可以“顺路”一趟尽兴。

天生桥景区音乐节期间以“音乐节+漕运文化沉浸式体验”为核心,打造涵盖潮玩、美食、文化、休闲的假日盛宴。游客不仅可以在林中吃火锅,还可以在集市感受明代漕运,身临其境欣赏微演艺《开河壮举》。音乐节后则上新了绿野仙踪游玩季活动,一票通玩天生桥景区、绿野仙踪、迷雾森林、玫瑰花海。

溧水以热门IP为抓手,通过一张票根串联起餐饮、购物、旅游等多元场景,撬动了消费新活力。据区文旅局统计,通过“音乐节+”模式,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

生态为底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咪豆音乐节期间,每个乐迷都会收到一份溧水快乐一条龙福利手册,涵盖了食宿游。这个小册子既是溧水文旅的宠粉福利,也是溧水向乐迷呈上的心选推荐。但能否抓住游客的心,还是要靠文旅本身的内容和体验,而溧水独有的生态底色,同样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集自然景观与文化遗迹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核心景点包括无想寺遗址、天池、摩崖石刻等。眼下秋色渐浓,层林尽染,成为市民徒步、骑行和户外露营的热门选择。音乐节期间,游客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无想山之旅,凭票根直接免费游天池,谁能拒绝碧波荡漾、竹林环绕、吸氧洗肺的秘境呢?

被誉为“天空之镜”的石臼湖,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更显壮阔,驾车行驶在环湖公路上,水天一色的景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打卡点。

郭兴庄园依托核心观光产品粉黛乱子草,打造了“粉黛露营节”特色品牌,多次占据区内人气榜首位,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和家庭游客,年游客接待量5万人次。眼下,150亩粉黛乱子草正在绽放,形成浪漫粉色花海,与金黄稻田共同构成一幅丰收与唯美交织的田园画卷……

以生态为底,溧水各景区还推出丰富多彩、契合自身特色的活动。像郭兴庄园,国庆中秋期间就成为“遛娃天堂”与“家庭游乐场”,针对小朋友开设动植物自然课堂和小小主理人市集,户外大草坪设置丰富的亲子互动游戏;针对大朋友设计搭乘小火车可以穿梭的秋日花海,还有乐队弹唱,将氛围感拉满。

石臼湖畔的骆山花火露营公园,以“非遗烟花+星空电影+水枪大战”为吸睛亮点,打造一站式省心游,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竹上云想利用山林野趣,推出接地气的采摘活动,游客可以体验秋收拾穗、摸鱼捡蛋等农事。晶桥镇打造富财圩螃蟹欢乐市集,美食区、游戏区、亲子专场,还有“溧BA”等你打卡,“一站式”解锁秋天最鲜甜的快乐!

“不必远行,就在南京溧水。”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显示,溧水21个监测点位假期共接待游客109.03万人次,测算实现旅游收入约8.1亿元。

人文串联 丰富深度体验新内涵

如果文体是秋日的激情,生态是秋日的静美,那么人文则是溧水在秋季能触动游客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温情与厚重。为了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溧水推动旅游产业从单一的“观光看景”向深度的“沉浸体验”转型升级,让静态的历史“活”起来,让深厚的文化“动”起来,从而为游客构建一个脉络清晰、可感可触的“溧水故事”。

踏入无想水镇,便如同推开一扇通往盛唐的时光之门。黛瓦青砖之间,古装服饰衣袂飘飘,盛唐风华与现代光影交织共舞。无想水镇以“无想”为核心文化符号,结合水镇特色打造主题节庆、文创产品等,形成独特的文化标签,通过场景复原、民俗展演、手工艺体验等形式,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的旅游产品,项目精耕婚恋产业集群与古建文化活化,打造沉浸式唐风体验。待到华灯初上,璀璨灯火映照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一街一巷都再现了千年前市井的繁华盛景。无想水镇通过民俗与现代演艺的融合、与NPC零距离互动和氛围场景的营造,让游人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这场秋日盛宴的亲历者与参与者。

枕山环水的遇园则为游客提供了一处静享慢生活的惬意驿站。遇园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8500平方米,完整复原古建筑风貌,以曾家大院、戏台、进士第等古建筑为核心,寄梅亭、牌匾文化展览馆等更彰显出遇园的文化底蕴。遇园巧妙融合文化体验、精品民宿与雅致餐饮,打造出一处集度假美学与高端会务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让游客在静谧雅致中品味江南生活的本真韵味。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溧水同样走在创新前沿。继2025年3月成功推出沉浸式剧目《嗨,一郎》并收获广泛好评后,李巷教培中心携手晶桥镇文旅办,再次打造的红色实景沉浸式体验项目——《里佳山的歌声》,将在这个秋天和大家见面。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通过斑驳的老建筑、鲜活的场景和生动的演绎,观众将“穿越”回革命岁月,在可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动态体验中,触摸里佳山的红色记忆,感受先辈们的初心与信仰。

秋风为笔,岁月为墨,溧水的秋天从来不是一幅静止的风景画,而是一卷持续生长、充满呼吸的动态长卷。这里的秋天,有厚度,更有温度。它不仅是无想山间层林尽染的视觉盛宴,是石臼湖畔水天一色的宁静致远,是郭兴庄园粉黛与稻浪交织的温柔浪漫;它更是萦绕在天生桥下的音乐回响,是流淌在无想水镇里的千年余韵,是沉淀在遇园一砖一瓦间的历史故事,是回荡在李巷红色热土上的信仰之歌。这是一个将自然造化、人文积淀与当代创意完美融合的秋日样本。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益 杨晓冬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