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青春华章|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任 书写新答卷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新蓝图更需要青年人才力量,要着力培养并高效用好青年人才这一关键资源,以青年人才的活力释放与创新赋能,驱动未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领先优势。

以青春为桨,向基层砥砺扬帆。经济的持续拓展,尤其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选择返乡入乡创业,实现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青春元素,更是推动乡村发展动能的源头活水。不仅如此,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支教的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比比皆是,他们不再将乡村视为“他乡”,而当成自身成长的沃土,乡村也不再将青年视为“过客”。这些新时代青年自觉担负起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一架无人机、一部手机、一家网店,就能让古老的农业焕发新生;智慧农业大棚、乡村土特产、农村电商直播、非遗技艺传承、智慧养老等,都是他们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用新业态奏响的青春乐章。 

守初心为舵,实干朝夕之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任何宏伟的战略、远大的目标,都需要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来成就。因为血脉深处文化基因的觉醒与自信,他们催生了国潮、新中式的崛起,让东方美学在当代生活中重新绽放;因为对文旅体验广度的执着追求,他们推动了文创、民宿等新业态的繁荣,让“诗与远方”变得可感可触;因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认同,他们推崇循环经济,让绿色消费成为新风尚。这首青春的诗篇,写在对实验室数据精益求精的反复推敲里、写在车站码头为社会发展奔波的脚步里、写在每个为创意方案挑灯夜战的不眠灯火里、也写在广袤乡野间为描绘乡村振兴画卷而挥洒的汗水里,他们将青春写在每一个坚守岗位、默默创新的日常里。 

乘时代东风,奋楫时代新程。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关键期,青年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期,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瞄准青年创业者实际痛点打出了一套实用的“组合拳”。通过筹集人才公寓、提供租金补贴、优化公积金提取等实招,保障“安居”,让青年“轻装上阵”;通过免费或低价提供办公空间,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并配套金融贷款工具,赋能“乐业”,为每一个创新的火花补足“充足的燃料”;建设一批育人基地,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打造产教融合基地,护航青年人才“成长”,助力他们“淬火成钢”。投资青年,就是投资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人的潜力,让他们“年少有为”,就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袁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