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瞭观察|“十四五”怎样挑大梁?诸多省份开始“交卷”……

眼下,决胜“十四五”已到关键时刻。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连日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相继亮出“十四五”发展的一系列成绩单。“北京西路瞭望”作了梳理,发现诸多亮点。

量质齐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先看广东。据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公开发表的文章显示,2021—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元台阶,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年均增长4.7%。2024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1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06万元/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江苏成绩同样亮眼。《新华日报》报道,“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3.7万亿元,增量全国领先,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始终稳定在10%以上。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人均GDP超16万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浙江日报》报道称,在浙江,五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万亿元3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达9.5万亿元左右,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从经济增量看,“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增长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

据《大众日报》报道,五年来,山东聚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44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万亿元,占全国份额由7.19%提升至7.31%,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4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9.76万元。

《河南日报》报道称,河南预计经济总量达到6.7万亿元左右,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累计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居全国首位。

《四川日报》报道,五年来,四川经济总量连续跨过2个万亿元大关、超过6万亿元,在全国排位升至第5位、实现历史性晋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盘点这批“成绩单”不难发现,以实体经济为本,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成为经济大省的共通点。

例如,广东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7.1%。全省高新技术企业7.7万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2025年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成为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五年来,“江苏制造”叫得更响、创新指标稳步提升。2021—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5.6%,占全国比重从17.3%提高至19.2%。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21年的2.95%,逐步增加到3.36%,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偏上水平。全省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十三五”末的42家增至目前的114家,数量全国第一。江苏也是全国唯一科创板上市企业超百家的省份。

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一组来自浙江的“十四五”数据引人注目: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三分之一,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四。

五年来,山东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力提速:全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并实现规范化运行,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新建数量占全国的近1/7。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2家、居全国首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88.4%。

“十四五”以来,科技创新在河南由“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建成投用,洛阳百万吨乙烯等引领性工程加快推进,超硬材料、现代农机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创建,国产化AI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六成,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技术合同成交额比2020年翻两番以上。

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在川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5个……截至目前,四川已布局重大科技项目102个,近期还将启动58个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93万家,是2020年的2.4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样大幅增长至2.4万家。

人民至上,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十四五”以来,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经济大省把一项项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来看一张数据表。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行,除了收入,经济大省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就。“十四五”以来,更多的“小确幸”藏在数字里——

江苏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生态岸线比例提升至80.3%,72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实现渔船退出、渔民退出、社保安置、就业安置等4个100%,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浙江建成杭州西站、杭温高铁、杭衢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元,设区市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至1.5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1.83。

河南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堵点卡点,“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服务企业群众4.2亿件(次),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全面落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四川铁路营业里程接近7000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跃居全国第十一位,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所有市(州)。进出川大通道达到51条,高速公路连通80%以上县域,农村公路通村达户。

……

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展望“十五五”,经济大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勇挑大梁,定能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在新的征途上劈波斩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徐睿翔

素材 广东党建杂志 新华日报 浙江日报 大众日报 齐鲁晚报 河南日报 四川日报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