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专题 > 正文
盐城环保科技城:金字塔研发体系筑牢“双碳”创新根基

作为拥有全国唯一的烟气处理环保装备产业集群,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立足“双碳”战略目标,创新构建“塔尖引领、塔身协同、塔基支撑”的金字塔式研发体系。这一架构通过分层整合创新资源、打通转化链路、培育产业动能,推动科技创新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化落地的高效跃迁,目前已实现日均固碳500吨的规模化成效,填补了华东地区工业园区固碳应用空白。

塔尖:顶尖智库+核心实验室,抢占技术制高点

研发体系的“塔尖”层以“顶尖智库+核心实验室”为核心,聚焦全球双碳前沿技术攻关,打造创新“最强大脑”。环科城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12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组建“双碳技术战略智库”,为区域研发方向提供战略指引。

核心实验室集群则成为技术突破的“策源地”。目前已建成 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江苏省滩涂生态碳汇、智能低碳装备三大标杆实验室。其中,由中创清源联合清华大学主导的全烟气碳捕集项目成果显著,该技术不仅荣获2024年度国家环境技术进步一等奖,更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被列为中国减污降碳典型案例,入选工信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塔身: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心,打通转化中梗阻

“塔身”层作为连接研发与产业的关键纽带,以“产业研究院+企业联合中心”破解技术落地难题。环科城依托双碳服务中心成立盐城低碳产业研究院,整合SGS、罗克佳华等30余家企业技术资源,开展“定制化研发”服务。在为立铠精密打造的 “零碳供应链技术方案”中,通过优化能耗与绿电接入,帮助企业年降碳4.2万吨,更带动47家供应商建立标准化碳核算体系,催生出全国首个零碳供应链示范区。

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则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 “江苏碳汇林-盐城工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等8个平台,其中罗克佳华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智慧控碳联合实验室,其研发的监测系统已接入全国3800家企业,为精准控碳提供数据支撑。

塔基:众创空间+中试基地,培育创新新动能

“塔基”层以“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为支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从创意到产品”的全周期培育。环科城打造的“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是江苏省首批标杆孵化器,专门配套5000万元创业基金,引入专业孵化团队,目前已培育23 家初创企业,涵盖碳监测、绿色建材等领域。孵化企业江苏蓝创聚联数据与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便携式碳浓度检测仪”,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后广泛应用于园区及企业监测场景,成为基层碳管理的实用工具。

双碳技术中试基地则破解成果转化难题。基地配备27万平方米研发中试场地、500 多台(套)高端检测设备,为科研团队提供“拎包入驻”式服务,已承接清华大学“新型吸附式碳捕集材料”、南京大学“滩涂碳汇计量技术”等 15 项中试项目。其中6项技术成功转化,带动相关企业年产值超8亿元。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开通的“技术转移直通车”,累计促成18 项绿色技术交易,转化金额超3亿元。

“金字塔体系的核心是分层定位与协同联动。” 盐城环保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一体系已形成 “前沿攻关—需求对接—成果孵化”的完整闭环,培育出 12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名技术经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推动技术交易额年均增长 40%。在技术输出方面,已带领 20 余家链主企业实施“技术西进”,中创清源的超低排放技术已签约鄂尔多斯 3 家能源企业,南大华兴的智慧流域治理平台服务长三角11个工业园区。

“计划三年内新增核心实验室3个、联合研发中心5个,孵化低碳初创企业50家。”环科城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完善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技术高地 + 产业高地’优势,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通讯员 袁登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