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南通:沿江科创带发展规划发布 聚力创新生态引领“沧桑巨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迈上万亿元GDP新台阶的江苏南通,已进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站高方有大视野,谋远才能正方向。策应《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创新发展带”战略构想,南通加强对沿江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了《南通市沿江科创带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下称《规划》)。

11月29日开幕的2021中国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暨科创产业人才发展大会上,《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瞄准南通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的主攻方向,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整体目标以及形成南通再一次“沧桑巨变”动力引擎的现实要求,明确了未来五年沿江科创带发展的核心使命、关键目标和重点路径。

1.0到3.0,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区域创新协同化、科技创新产业化、创新体系生态化。

“迈上万亿元GDP新台阶的南通,新旧动能转换仍旧紧迫,迫切需要依托沿江科创带这一战略功能平台,锻造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新发展动能,支撑全市实现由产品工艺创新向产业技术创新及前沿科技创新的跃升,回答好南通‘下一个万亿在哪里’的问题。”南通市科技局局长赵玉峰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沿江科创带应围绕“高”的要求、打造“通”的特色、迈向“新”的时代,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廊道经济转型上提供“南通方案”、贡献“南通智慧”。

在战略定位上,沿江科创带将以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全面建成“科教智力资源集聚区、未来新兴产业引领区、智慧低碳都市样板区、开放协同创新先行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成为南通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重要地标、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重要成员和全国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重要样板。

沿江科创带建设非一日之功。在发展目标上,南通将按照“南通沿江科创带1.0、江苏北沿江科创带2.0、长三角沿江创新发展带3.0”谋篇布局,着力提升科创带“科”的含金量、“创”的高质量、“带”的聚能量。到2025年,建成科创资源高度集聚、企业主体创新活跃、产业集群引领发展、创新生态支撑有力、体制机制高效运行的南通沿江科创带,全力打造省级以上示范试点。

对照沿江科创带建设第一个五年目标,《规划》提出了20项量化发展指标,覆盖了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质态、创新支撑等多个方面,同时明确了“五升”的定性指标,即: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高升,创新创业生态能级不断攀升,创新创业企业质量实现跃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实现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效能实现递升。

为更好地推动沿江科创带建设,11月29日,“南通市沿江科创带”专家智库正式成立,首批10位专家智库成员来自科技创新管理、研究、投资、产业等领域,10家支持合作机构来自咨询、载体平台运营、产业服务、投融资等领域,今后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沿江科创带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南通沿江科创带规划示意图

以“水”为魂,优化高能级空间布局

依托166公里黄金水道、坐拥风光秀美生态绿廊,南通沿江地区通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资源聚、产业强、环境优的基础条件,逐渐成为南通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沿江科创带的规划范围包括南通创新区、南通高新区、海安高新区、如皋高新区、市北高新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启东经济开发区,约1440平方公里。

以“水”为魂,《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沿江科创带的空间布局,实施“整体统筹、核心引领、圈层联动、协同推进”新发展思路,形成西北-东南向创新发展空间,串联南通重点园区板块,构建“沿江生态引领、核心科创策源、四区高新带动、多园各具特色”的可拓展发展格局。

目前,南通沿江科创带集聚了南通70%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80%以上的国家特色产业基地,80%以上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85%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在空间布局优化的基础上,这些散落的创新资源也将得到更为合理的排列配置。

“一核”即南通创新区。《规划》突出其在南通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首位度、显示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服务辐射”两大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企业总部中心、高教园等四大重点功能板块,构建南通科技创新中枢及一流创新生态样板。

“四区”即南通高新区、海安高新区、如皋高新区、市北高新区。《规划》进一步强化其在沿江科创带发展中战略支点的枢纽地位,突出“科技产业引领、周边园区带动”的核心功能,打造沿江科创带的共享发展支点。

“多园”即沿江科创带沿线各县(市、区)产业牵引能力强、科创带动能力优的七个园区。《规划》提出打造绿色制造和海洋经济两大发展组团,承接“一核”创新资源及成果溢出,形成所在县(市、区)创新增长极。

南通创新区

六大抓手,促产业生态创新生态深度耦合

释放创新引擎最大动力,需要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深度耦合。围绕“科、产、城、人、港”融合发展理念,《规划》提出,构建高水平产业新体系、营造高科技发展新生态、培育高密度人才新梯队、构筑高层次发展新格局、建设高品质城市新地标、开展高效能科创新治理,以六大工作抓手实现沿江科创带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储能、赋能、释能”。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需要瞄准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构建高水平产业新体系。《规划》立足基础产业链条升级、面向未来产业创新前瞻、推动新兴产业跨界融合,构建“3+3+3”产业体系,打造南通经济扩容主战场。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强高端装备、船舶海工、创意家纺三大核心支柱产业,抢抓数智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技三大先导科技产业,布局枢纽经济、平台经济、低碳经济三大新型经济形态。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江苏省委也赋予南通“江苏开放门户”的全新定位,沿江科创带迎来借力区域枢纽之势构筑创新枢纽之能的关键机遇期,构筑高层次发展新格局势在必行。《规划》提出,要以通江达海的开放视角,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助力长三角科创圈打造、构建全面开放创新格局,实现从“创新链协同”到“要素流活跃”再到“共同体联动”的开放创新三级连跳,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沿江科创带规划涉及南通七个县(市、区)、多个市管园区,跨区域协同联动,对创新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在沿江科创带建设中,南通将开展高效能科创新治理,围绕创新经济治理、园区管理运营、板块协同发展,支持改革创新与先行先试,唱好融合“主旋律”,奏响科创“最强音”。

浩浩长江奔腾到海,科创时代迎面而来。赵玉峰表示,南通市科创办将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政策创新,增强要素保障,加强考核督进,让沿江科创带建设掀起的创新热潮席卷江海大地,构筑起南通再一次“沧桑巨变”的动力引擎,为全市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现代化篇章绘就最美画卷。

记者 沈雪梅 王玮丽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