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荒山秃岭到千山一碧——甘肃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响河流域登高远望,一行行油松侧柏为山坡披上一层青褐色的地毯,远处的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在山间延展。春夏时节,这里满山苍翠,绿意盎然。

  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是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安定民谣曾唱道:“山是和尚头,雨水顺沟流,满山都是荒坡地,下籽十升打一斗。”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留住了水和土,就留住了生命的希望和生存的根基。数十年来,定西市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环境的脱贫致富之路。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气候干旱、暴雨集中,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83.2%,年均剥蚀土壤3.9毫米,流失氮、磷、钾养分190多万吨。夏季一旦出现强降水,还可能导致暴洪肆虐、家园尽毁。脆弱的生态扼住了定西发展的咽喉。

  1983年,安定区列入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域之一。安定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即山顶山坡种树种草,山间修梯田,山下发展设施农业,山底构筑淤地坝拦泥蓄水。这套综合防护体系能够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长流”的目标。

  在安定区张家场骨干坝,记者看到两山之间蓄起一湾碧水。“治理水土流失要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齐抓共管。”安定区水土保持站工程股股长董俊天说。如今,定西市陆续建成淤地坝379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33.8平方公里,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

  “小时候夏天一下暴雨,那洪水的隆隆声近在耳旁,像是下一刻就要冲进家里。多少年了,这声音再也没有听到过。”安定区水土保持站高级工程师李继忠说,他从事水保工作23年了,见证着定西的生态环境年年向好。

  安定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的成功样本。经过数十年努力,定西市现有的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3265万吨、拦蓄径流2.6亿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强。各流域内林草覆盖面积增大,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截至2020年年底,定西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面积946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65.1%,森林覆盖率达12.1%。

  二牛抬扛,人背肩挑……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内,一幅幅照片展示着20世纪定西人民的耕作生活场景。落后的耕作技术加上酷劣的生态环境使定西这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人们“吃的是救济粮,喝的是泥水汤”。

  “家里两口子,一个在家看娃,另一个就提着马灯连夜去修。”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的“铁姑娘队长”刘玉秀回忆起20世纪70年代修筑梯田的那段燃情岁月,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破解当地群众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局面,定西市从20世纪60年代拉开了梯田建设的序幕。定西人民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坚强毅力,硬是靠着铁锹镢头把一块块陡坡地修成了水平梯田。

  几十年来,定西市先后经历了人工兴修水平梯田、人机结合兴修水平梯田、机修梯田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阶段,并配套完成了水保林、生产道路、田间道路和截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体系。

  通过大规模梯田建设,定西全市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农村人均占有梯田2.8亩。梯田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彻底结束了“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的艰辛历史。

  “过去靠马铃薯救命,现在靠马铃薯致富。”刘玉秀说。近年来,大坪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1000亩以上。2020年年底,大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830元。

  生态兴则百业兴。定西人民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也是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的历史。定西人民摆脱贫困的经历,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大规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特别是坡耕地改造、淤地坝建设等,为定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定西深入开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构建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体系。数据显示,定西市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0万亩、180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360万亩,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925亿元,中国薯都、中国药都、中国西部草都建设取得新进展。

  “定西市编制完成了‘十四五’和‘中长期’两个水土保持规划,划定并公告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定西市水保总站副站长张永胜介绍,“十四五”期间,定西市谋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共11类51项,力争近五年完成投资达到14.3亿元。依托各类项目,定西市力争到2035年末,水土保持率达到70%以上,全市水土流失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4日 10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