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星辰大海】江苏连云港:耕海牧渔开发蔚蓝沃土

【连网】清晨5时许,汽笛声打破了江苏连云港市赣榆青口渔港的宁静。一艘艘满载渔获的渔船沐浴霞光返港,沉寂了三个多月的码头热闹起来。

核对健康信息、现场测量体温……经过严密认真的防疫检查后,7时许,在海水接近高潮水位时,工人们忙碌着将一筐筐海鲜搬运上岸。近年来严格执行的休渔制度、坚持不懈的增殖放流,让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碧海蓝天下,即便浑身上下溅湿了,渔民们脸上也难掩丰收的喜悦。

从滩涂到海洋,从浅蓝到深蓝,养殖换了底色,渔民换了战场。从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到靠海吃海资源衰退,再到如今修复海洋爱海护海,在海州湾渔场的加持下,渔业养殖逐渐走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携手并进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220118084355


耕海50载见证海洋渔业发展

新的捕鱼季开始了,大小船只忙碌起来。连岛渔民顾廷阳不时到渔港转转,虽年已古稀,但他仍心系大海。

连岛有句俗话——海边都是捕鱼人,哪里有港口,哪里就有渔民。老顾十几岁就和大海打起交道,不过那时他是被逼无奈。

自古行船半条命,渔船在海上随风漂荡,命途多舛,渔民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由于家庭贫困,少年时期的顾廷阳不得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那时是在生产队时期,他百般央求生产队长同意自己出海,终于被允许上船,他的打渔生涯就这样开始。

木帆船时代的渔民生产生活很是艰辛。船是40吨的木帆船,没有机械动力,没有仪器,渔民也看不到天气预报,全凭经验航行。

那时候,顾廷阳因为年岁小,只负责船上的拉网。“那时的渔民出海,全靠经验,看水流、看天象,能用的经验都会用上。”他说。

行船在外,最惦记就是家中的亲人。当时不仅船只差,港口条件也不好,港口水位低、设施差,渔船到港后渔获立刻要运走,天气热的时候多放一会儿鱼就会烂掉。

改革开放之后,帆船时代一去不返,顾廷阳也造了属于自己的一艘小船。

连岛渔民走南闯北,头脑活络,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渔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他出海一直到60多岁,直到干不动了,才离开大海。

回想起50年的渔业变化,老顾非常感慨。从在木帆船上烧饭,到如今儿子顾勇也有自己的钢质渔船,26米长、6米宽,儿子做船长,雇了五六个工人。

从出海凭运气看天,到满船的仪表盘;从出海几十天的无法联系,到现在的通讯顺畅;从破旧的港口,到如今的现代化渔港,冷库、制冰厂、加油站等设施齐备;海产品从极易腐烂变质,坐上飞机、汽车,卖到南京上海,端上更多人的餐桌……老顾说,渔民的出海更安全,生产更有底气,日子更美好。

耕海50载,老顾的人生经历见证了连云港海洋渔业的发展。翻开《连云港市水产志》,有这么一段话显示出连云港发展海洋渔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连云港市海岸线曲折,滩涂广阔,岛屿众多,十多条大河注水入海,天然形成了海州湾渔场。该渔场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裕,营养充足,水产资源丰富。据考证,早在1500多年前,连云港市就有海洋捕捞活动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受政策环境影响,连云港渔业发展几经沉浮,1963年挂牌成立江苏省渔业公司连云港分公司。70年代起,在毛泽东主席的“三山六水一分田,渔业大有可为”的号召下,水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75年,基本实现了渔船机动化,网具化学纤维化,作业水域也不断向外海拓展,从而增强了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发展海带养殖业,使海水养殖业成为水产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后,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了法律做保障,连云港海洋渔业发展进入快车道。1989年初,连云港派出了第一支到伊朗捕鱼的船队,拉开了远洋捕捞的序幕。

1990年,连云港海产品出口年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港城渔业已经形成了养殖、捕捞、加工、贸易配套成龙的生产体系,成为大农业中的一项支柱产业。



海水养殖产业全国闻名

“来来来,这边地上贴上一米线,那边设置应急处理区。”近日,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戴着帽子和口罩,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核酸检测采样演练的现场布置。“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现场的村民说道。

黄窝村位于连云港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曾是一个海洋捕捞业发达的秀丽小渔村。但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萎缩,村里的日子难过了起来,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负债300余万元,村委会连水电费都交不起,成了连云区的三个贫困村之一。

为了找出路,村里先后引进牡蛎、贻贝、羊栖菜等新品种试样,但因水质不合适,均以失败告终。就在这时,紫菜养殖进入了村干部的视线,连云港海域独特的海洋水文环境和气象条件非常适合条斑紫菜的生长,但紫菜养殖成本很高,几经受挫的村民们没有一个人响应。

村支书就要带头干。张立祥把房子抵押出去贷了30万元,率先养殖了100亩紫菜作示范。反复请教专家,精心养殖,结果超出了所有人预期,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还上了贷款,还略有盈余。村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第二年,十几户村民跟着他干了起来。

后来,村里修公路、造码头、建船台,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占地2600平米的紫菜加工厂,引导渔民“转捕为养”。为了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发展后劲,黄窝村推广玻璃钢杆,让紫菜养殖区域从4米等深线扩展到10米等深线,产量和产值提高了4倍。村里还积极推广海参、江蓠、坛紫菜等新品种,实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刺参沉箱式养殖等新模式,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最初的十家、二十家,到如今近百家紫菜养殖户,黄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紫菜第一村”,紫菜养殖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值突破1.9亿元,村里90%人口从事紫菜养殖和加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9万元。

黄窝村是连云港近年来靠海水养殖紫菜富起来的典型之一。事实上,目前连云港条斑紫菜育苗、养殖、加工规模全国领先,年总产值达到25.04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12.8%。连云港还形成了科学育苗、海上养殖、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到国际贸易等完整的紫菜产业发展链条。2021年4月,连云港申报的“中国紫菜之都”区域特色渔业品牌通过中国渔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不仅是紫菜养殖,连云港还因率先开创全人工工厂化育对虾苗方法,实现全国县级养虾四项第一、创东方对虾亩产全国纪录,而荣获“中国对虾养殖之乡”、国家级“中国对虾种质资源保护区”称号。此外,连云港还在梭鱼、贝类等海产品品种中探索海水人工养殖,均取得了不俗的效益。


微信图片_20220118084342


养海走出致富路

2003年7月,赣榆区宋庄镇四新村100户村民,集资成立了养海公司,他们从福建、山东等地购进鱼苗、底播泥蚶、杂色蛤、兰蛤等,投放到承包的海域中,同时,沉船30艘,投下混凝土礁体1000个,为鱼虾搭了1万立方米“安乐窝”。

下海不捕鱼,而是搞起了看护和养殖,这批渔民当初每天必到的海州湾10万亩海域,早就成了海洋牧场。

为何在全市渔民中破先河,站出来保护大海?谈到养海的经历,这百户村民坦言,“打了一辈子鱼,总感觉逮鱼越来越难了。船越来越多,而近海的鱼越来越少。再不养海,鱼子鱼孙都抓完了,打鱼就更难,我们渔民就没出路了。”

他们养海的初衷,源自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海州湾渔场盛产海产品,那个年代大家都把渔场当作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一味地靠海吃海,不可避免出现资源衰退。1993年左右,海州湾海域的一些鱼类、贝类开始销声匿迹,尤其是大小黄鱼、梭子蟹、对虾等特产近乎绝迹,从那时起,就再也形不成规模的鱼汛了。捕捞船有时一网下去什么也捕不到,有的只好南下沿海游猎。

“得让大海休养生息,如果捕捞过了头,就是断了自己的财路。”渔民们讲不出大道理,他们当时也并不知道,给鱼虾投放的“安乐窝”,就是人工鱼礁。往船上焊铁条,搭成几米高的铁帐篷,然后拴轮胎,往舱里填石子。这些船,是当时当地收来的报废船,每艘拴100多个轮胎,装上五六十方石块。在鱼虾贝类繁殖、洄游必经海域,沉船、投礁。暗藏海底的沉船、礁石,给海底生物搭了安全的窝——海州湾的鱼虾,抢着要来鱼礁区,找婚床,生儿育女。

从捕鱼人到护鱼人,渔民生存路径开始转变。2004年春天,大海给养海护海的人们带来丰厚回报:中断十年的鱼汛,重现海州湾。后来据专家介绍,连云港人工鱼礁工程,由国家和省财政联合投入1000万元,是国家农业部首个此类项目。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生物料比以前增加两三成,礁区周边单网捕捞量也上升一半。

此后,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强化监督执法、严格执行休渔制度,成为每年连云港给大海“喘口气”的必答题。不仅如此,近年来,连云港还出台了全国首部海洋牧场管理领域地方性法规和全国首部滨海湿地管理领域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率先开展“湾长制”试点,建立了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和陆海联动管理机制,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海洋的馈赠也很慷慨,目前连云港所辖海域已形成海洋牧场区170多平方公里,通过持续开展整治修复,海岛以及岸线、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连云港水产品产量72.89万吨,位居全省第三。

打造全国深蓝渔业建设的先行区

海洋牧场日益成熟的“耕海牧渔”生产方式赋予渔业更科学的养殖方式和更广袤的发展空间,让深远海成为“良田”。

较远的海域空间相对充足,可以更加科学地控制养殖密度,增加产量。虽然从近海转移到远海,养殖成本有所增加,但养殖公司发现,产出的海参、扇贝、牡蛎等个头大,品质更好,从长远来看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同时,海洋牧场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海域生态,有利于延缓甚至改善海洋荒漠化。

2021年起,连云港支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海上生态大围网、大型智能渔场;鼓励建设集养殖、加工和保藏于一体的养殖工船;加快配套苗种繁育养殖一体化陆基设施、产品交易集散地等,形成陆海联动发展新模式。力争2025年底前,以高新海洋装备技术应用为主的深远海养殖区初具雏形。

眼下,港城正推进赣榆区实现第一批10艘远洋捕捞渔船赴外生产,支持连云区发展南极磷虾项目,年底前实现南极磷虾船正式出航生产。积极吸引远洋渔业企业落户连云港,加快建成一批专业远洋捕捞渔船,鼓励远洋海产品回运和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将以深蓝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调近岸、谋深海、优养殖、扶加工、兴休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捕捞向养殖、陆地向浅海、近海向远洋、粗放利用向绿色健康、养殖为主向多产融合、劳动密集向信息智能”转变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力争到202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稳定在75万吨左右,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以上,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90%,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0个以上,逐步将连云港打造成为全国深蓝渔业建设的先行区、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色海洋休闲渔业示范区。(王文 潘绪伟 图片 王健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