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地区发展向着更加均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方向迈进。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影响着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成效,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面对发展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京津冀地区紧抓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契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地协同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功能定位不断强化。京津冀地区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围绕北京的“四个中心”定位、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定位、河北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定位,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布局,有序开展产业承接转移和对接协作。目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高精尖”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京津冀基于各自功能定位,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分工格局。三地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生产力布局,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导向,加快形成了分工合理、相互融合的产业格局。同时,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对津冀地区溢出效应明显,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0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达8300多家,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
基础保障不断增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协同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夯实民生基础。
现实地看,京津冀地区发展形势整体良好。但也要看到,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方面,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人才与资金充裕、服务业发展繁荣,产业多处于区域产业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津冀地区产业则大都处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制造配套环节。同时,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不足,三地产业发展梯度较大,产业良性互动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由于区域内与高科技成果对接的产业化体系支撑不足,部分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受阻,存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难、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协同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地区需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推动产业协同走深走实,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第一,发挥三地优势,做优做强优势产业。三地产业发展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进一步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避免同质化发展。
第二,加强互联互通,推进市场一体化。要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立足于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顺畅流动,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继续推动交通一体化。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科技转化能力。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转化应用,充分释放北京的科技创新活力,大力推动津冀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还要推动区域内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和“延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叶堂林 王雪莹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