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最有高度”的“天宫课堂”感受科学魅力

3月23日15点40分,“最有高度”的“天宫课堂”第二课准时开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新颖有趣、大开眼界的沉浸式体验课堂。

失重状态下饱和液体小球表面如雪花一般结晶成的“冰球”、逐渐延展开的液桥、水油分离实验和离心机的趣味“联动”……接连不断的“神奇”实验令人惊叹不止,就连缓缓飘来的“冰墩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太空的无穷奥秘。除了忘我沉浸于课堂精彩之外,我们看到了几代航天人为了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而不懈奋斗、追赶超越。

用科普播下理想的种子。在“天宫课堂”的“天地互动”环节,一位学生在提问时问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只知道科学家要做实验,没想到还能到天上去做实验,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想问一下航天员老师,我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到空间站做实验的科学家呢?”这个提问说出了广大青少年的“航天梦”,表现出心怀理想的青少年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彰显了新时代下青少年远大理想背后的时代自信。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天地协作的天宫授课科普宛如一架既可以遨游太空又可以穿梭时空的飞船,带领大家领略科学世界的璀璨明星和探索历程,将脚踏实地、飞天追梦的航天精神镌刻在星空画卷上。

用科技将“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得”。当一颗漂浮着的水球被“太空教师”王亚平轻松抓在手中,科幻电影里才有的精彩镜头被揭去所有特效,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中国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曾说道:“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从“上得去,回得来”到“出得去,对得上”,再到“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以前所未有的科技发展速度实现了追赶和超越,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太空探索之路。这背后离不开能源、电子、材料等多学科的协同进步,同时航天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通讯、探测、监控等多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将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变为现实。

用科研探索更多未知世界。此次课堂中展示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太空离心机等实验柜都是高度集成化的实验平台,支撑起面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的实验项目。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涉及到空间天文学、地球科学、应用新技术等多个领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每一项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奋力一跃”,每一次“手摘星辰”的努力尝试理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掌声和支持。众所周知,当年国际空间站项目将中国拒之门外,而如今的中国则表示:“我们欢迎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唯有秉持拥抱合作的开放态度,才能更好地以科研这把钥匙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更好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奔赴下一场星辰大海。(高崧)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