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粤医护援“沪”核酸检测:还没见过白天的上海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援沪医疗队在工作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 供图

  中新网广州4月18日电 题:粤医护援“沪”核酸检测:还没见过白天的上海

  作者 蔡敏婕 伍晓丹

  一个班次6个人,9小时大概需要检测10000个样本,除了中间休息30分钟,这意味着8个多小时不停歇地操作,平均每人每小时需要拧开约200个盖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强永杰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半夜的上海,他见过很多次,“还没见到白天的上海”。

  4月3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部署,广东省派出3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核酸检测工作。这支队伍的队员平均年龄34岁。

  形势的严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援沪医疗队李攀、强永杰、熊君出发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夜晚刚刚落地上海休息不到5小时,强永杰便被紧急派往奉贤区裕隆实验室迅速开展工作。13小时的奋战,出来又是星夜。强永杰说,不过在小分队的齐心协力下,一天检测了2.8万管样本。

  自第一天紧急集合启程支援上海,至今已经半个月。白天一头扎进实验室,出来往往已是夜深人静或是黎明将启。

  队员们所在的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身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疫情暴发2年多来,每天承担数千份核酸检测任务,不过遇见阳性结果的概率很低。但此次在上海的情况并非如此,“面对这样的高压,更需要大家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意识、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李攀表示。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援沪医疗队在工作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 供图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援沪医疗队在工作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 供图

  此次支援设置双组长制,全方位保障检测的安全、高效、高质量运转。

  作为其中的质量组长,李攀除了需要沟通协调不同岗位的排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组员进行生物安全相关要点的培训与监督,“只有保证队员们自身的安全,才能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个小组通常十几个人,按需求分至不同岗位,包括试剂配制、样本中心、手动/自动取样、提取、扩增、异常结果处理等。

  在取样环节,需要拧开采样管的盖子取出样本。

  长时间频繁地开盖,导致不少同事手指磨出水泡。“能坚持的就坚持,操作不了的就和其他岗位的同事替换,继续接力。”强永杰说。

  通过合理排班和岗位设置,不断优化流程,经过反复磨练,队员们个个练就了准、稳、快的“机械手臂”,时效不断提高,李攀所在的小分队甚至创造每小时5500管的高效检测量。

  考虑实验室大批量标本通常在下午或晚上送达,队员们基本保持15时出发、零点下班,或21时出发、下班恰遇日出的“两点一线”生活作息。有时遇到大筛查,为减少接班人的工作量,大家也会互相体恤,多干一会儿。

  援沪半个月,队员们同样被聚光灯外默默付出、奋战在各自岗位上的勇者所感动:不管多晚回来,总能看到酒店工作人员微笑着道一声“辛苦了”,无论几点下班,司机大叔总是提前等候在门口;还有后方坚守岗位的同事们……

  “没有他们的默默坚守,哪有我们坚定有底气地出发。”李攀说,“疫情不退,我们不走”是医疗队共同的信念,相信通过大家的携手奋战,一定能早日重见繁华如初的上海。(完)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