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解放了南京。被誉为“渡江第一船”的“京电号”小火轮,奋战 11小时,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进入南京城。
如今,这艘小火轮“停泊”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入口前的广场上。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它记录并见证了那一段红色传奇岁月。
近日,由渡江胜利纪念馆编辑的《守护渡江胜利的记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实录》正式出版。该书不但讲述了“京电号”小火轮的前尘往事,还以修复报告为蓝本,完整再现了“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的详细过程。记者走近编辑团队,详细了解“京电号”小火轮修复记。
运煤的小火轮,成为“渡江第一船”
“京电号”小火轮原名“云泰轮”,是一艘钢质蒸汽船,20世纪初由顺泰航运公司创始人赵章麟在香港从英国人手中购买。赵章麟,又名赵魁元,曾在美商德士古火油公司当船头房(船务部)主任,利用掌管油运权力,自己购置运输工具,开办华顺轮驳行(顺泰公司前身),承运德士古、美李、亚细亚3 个公司的洋油。
1925年的“云泰轮”主要从事汉口至上海间货物运输,安稳地度过十余年。抗日战争时期,“云泰轮”也落入了日本人之手。抗日战争胜利后,“云泰轮”被时任国民党首都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的陆法曾收购,更名为“京电号”,成为宋子文的私人财产,担负运送煤炭的任务。
一艘电厂小火轮最后怎么成了渡江战役的先锋?其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据书中记载,1949年4月20日20时,渡江战役中的中突击集团在谭震林率领下,在枞阳至裕溪口段百余里的江面上,首先发起进攻。1949年4月21日19时30分,东突击集团30万人和西突击集团同时在500多(公)里的江面上发起进攻,从东、西两侧渡江,直捣国民党的老巢。4月22日夜,南京、镇江等地国民党军纷纷逃窜。随着南京守敌的溃逃,4月22日,第八兵团指示第35军“如发现敌已确实撤退,你们应不失时机,立即向南京正面强渡,进驻南京(因其他部队赶不及)”。因此,第35军的渡江行动提前提上日程。
关于具体细节,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03师侦察科长的沈鸿毅作为亲历者回忆道:“当时,我人民解放军第35军103师、104师和一个预备师数万人马集结在江北的浦口码头,因之前国民党军队已把江北所有的船只或烧掉或拖至江南,以阻止解放军渡江,致使解放军只能望江兴叹。”因此寻找船只以便渡江侦察是侦察科必须解决的头道难题。对此,老船工陆连云回忆道:“那天下午,有几个侦察兵乘着小木船过江到我们这边(下关)找船,当时是特殊时期,没有船,下关电厂的厂长韩德举知道解放军来找船后,派出了停在下关码头的钢制蒸汽船‘京电号’小火轮。”船到江北之后,第35军的103师、104师都争着抢先渡江,“因而争执不下。在找船之前,军首长曾经命令104师先过江,而此时是103师侦察连找到的并且是唯一的船,所有码头人马只能乘坐这艘船打过南京去。此时侦察科请示了师里的参谋长林毅,接着又请示了第 35 军军政委何克希。军首长最后决定,103师侦察连找到的船,让103师侦察连先行过江。”沈鸿毅回忆道。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103师的120 名解放军指战员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在“京电号”小火轮上架起了数挺机枪,从江北浦口码头出发,冒着南岸射来的密集炮火,单船劈波奋勇向前。 就这样,“京电号”小火轮作为解放南京过程中的“渡江第一船”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发挥了价值,并为自己赢得了美誉。“京电号”小火轮奋战11小时,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进入南京城。
驾驶“京电号”小火轮的驾驶员即舵手名叫黄兴发,轮机手名叫戴仁邦,司炉工名叫吴诚聚,水手名叫黄纪发、缪金泉,船工名叫钮其郎,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字依然留在“京电号”小火轮上。
阔别36年,“京电号”终于“回家”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京电号”小火轮就如同一名脱下军装的老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继续发热发光,为下关发电厂拖运煤炭,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之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夏天,长江一带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水位猛涨,危及电厂和城区安全,“京电号”小火轮奉命往返于南京和马鞍山之间,一趟又一趟地运送草包、黄泥、砖头等抗洪救灾物资,发挥了在抗洪救灾中的重大作用。
1973年,“京电号”小火轮离开了它服役近30年的南京城,被调拨支援淮阴发电厂。期间,为了适应运输需要,“京电号”由烧煤炭的蒸汽机船改为柴油机船,在江南各码头间跑运输一直忙到1998年。
1998年,“京电号”小火轮被列为连云港市国防教育基地,接受公众的参观。
那么,“京电号”小火轮是如何重新回到南京的?
早在1983年8月,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就开始了对“渡江第一船”的寻找之旅,终于在灌南县找到了这艘富有传奇经历的小火轮。
1984年4月23日,南京市利用挹江门城楼建立起了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于场地局限,请回“京电号”小火轮的条件尚不成熟。
2008年4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政府明确南京市文广新局负责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建设中的文物征集任务,其中将“京电号”小火轮的征集作为重要内容。
在征集过程中,连云港市连沪航运公司的干部职工对“京电号”小火轮十分有感情,据说之前有人愿意出300万元收购,都被他们拒绝了。“京电号”小火轮的“娘家”来要,他们仍然舍不得。
2009年2月20日,风和日丽,灌南县新安镇内河码头,灌南县交通局和连沪航运公司的数百名干部职工以传统的航运文化习俗,为“京电号”小火轮做了简朴、热烈又隆重的送行启航仪式。在连云港海事局巡逻艇的护航下,“京电号”小火轮拖着衰老的身影,缓缓离开码头,先向北进入灌南城区数百米,表示辞行灌南;然后转舵向南,驶向南京。河岸边,老船工们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向“京电号”小火轮挥手告别。
驶过大运河,再进入长江,经过3天的航行,阔别36年的“京电号”小火轮终于在2009年2月23日安全抵达南京海事局三汊河码头。2009年4月23日,“京电号”小火轮完美亮相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人民就像找到了自己失散几十年的亲人一样高兴。
“考古式”修复,救生圈的麻绳都“修旧如旧”
屈指算来,如果从1925年起,到2022年,“京电号”小火轮已是 97岁高龄了。
1949年以来,“京电号”小火轮本体经过几次重大调整改装,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它在连云港灌南县进行过3次较大的改动。“京电号”小火轮原是蒸汽船,依靠烧煤产生动力,因煤炭供应紧张,储备不便,遂将锅炉和蒸汽机拆除换成柴油机;驾驶舱太高不便于使用,于是降低了 80cm,同时拆除了进入驾驶舱的梯子;船身窄,稳定性不好,于是在船的两边水线以下各绑了30cm的稳水膜。
1983年底,因动力不足,“京电号”小火轮80 马力的柴油机换成了120 马力。2003年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船体、甲板、船舷、天篷等多处进行更换和整修。其后,“京电号”小火轮的部分构件由于年久腐烂或使用需求变化进行过更新和改造。
自从2009年回到南京后,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高龄的“京电号”船身氧化严重。黑色的铁皮屋顶、黑色笨重钢制的螺旋桨、黑色矗立的烟囱,锈迹斑驳。船身顶部的天篷落满了灰尘,船身前部的驾驶室锈迹斑驳,驾驶舱内部积水严重,原本朱红色的方向舵已经变成黑色,一幅斑驳落魄的场景。
为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改善保存与展示环境,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南京市博物总馆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京电号”小火轮进行保护修复。经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批复同意,修复工程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
修复过程,就好比给人看病一般。专家犹如医生,对“京电号”望闻问切,详细了解病情。之后,利用多种科学监测仪器,对病灶进行深度细致的研判。反复论证治疗手段后,才将“京电号”推入“手术室”。
“京电号”小火轮结构材料复杂,体量庞大,多种病害并存,原保存状况不佳,保护修复难度较大。修复前,项目组进行了充分地调查和分析,梳理了“京电号”小火轮的历史渊源,同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锈蚀物的主要成分、积水可溶盐、漆膜成分、施工工艺等,为修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摆在修复人员面前首当其冲的课题,就是把“京电号”恢复到1949年的样子,还是恢复到它退休前的样子?
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京电号”小火轮经历过多次改装、维修,功能不断变化,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迹。因此,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多次举办论证会,邀请相关研究人员及专家探讨小火轮的文物信息和价值,最终确定将其修复到 2009年从灌南回到南京时的状态。
修复过程中,项目组秉承最小干预、预防性保护等文物保护修复基本原则,采取较成熟的保护技术和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选择有经验的修复人员开展了各项试验,多次邀请专家给予指导,明确修复技术路线,有序完成了船体金属和木构件的保护修复、轮船动力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救生圈修复等工作,有效解决了文物的病害问题,提高了修复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
在修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例如,修复“京电号”的搭建防护工棚的空间、外观,乃至环境卫生都有哪些要求,例如,去除微生物病害都有哪些步骤。馆藏救生圈的麻绳原为4段,缺失2段。在采购了同样大小和材质的麻绳后,修复人员先调配水性色浆,对新麻绳进行做旧处理,待干燥后重新安装回救生圈。然后调配涂料对刮涂腻子部位进行做色处理,先调配灰色涂料进行打底,待干燥后再上色,使缺失部位修复后颜色与救生圈原有颜色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色差。最后按照原字样用毛笔勾画,完成救生圈“南京·京电”4个字的修补工作。
从2019年10月开始,历经了一年多,这次“考古式”的科学修复终于完成。2021年10月,“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项目荣获“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称号。 如今,97岁的“京电号”依然精神抖擞地“停泊”在扬子江畔,向我们讲述那一段红色传奇岁月。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