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 文/ 王楠 沈一秀 王教群 顾倩颖 李秋雨
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存了浩如烟海的古籍。一卷一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一字一句,闪烁着中华文化的耀眼光芒。
2022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到“要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国家对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可见一斑。
在江苏,有一群新时代古籍“守护人”,他们让古籍活下来,传下去,火起来!适逢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关注古籍保护,感受与古为新的传承。
守护文化根脉 让古籍文献“活下来”
南京语文教师历时三年编撰“新善本”
4月21日,《荛圃诗存》新书品鉴会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这是关于清代藏书大家黄丕烈的第一本辑录,作者张小路是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也是一位“新善本”编辑。
怀抱着对古籍编撰的一腔热爱,非文献专业出身的张小路,独自一人,历时三年,走遍各地图书馆,收集黄丕烈的遗落诗文。
在追查《虎丘山志》这本书时,张小路几经周折得知南京图书馆的沈燮元先生藏有这则资料,特意登门拜访,却只见到一张边缘已被烧焦的纸片。“沈先生告诉我,这是他的老师顾廷龙先生在东方图书馆的废墟上捡回来的。”一番苦寻,虽然没有查到诗稿,但纸条背后的故事让张小路感触万千,“古籍的保存实在是太脆弱了。”
踏遍寻书路,坐住冷板凳,张小路是无数古籍整理工作者的一个缩影。99岁高龄的沈燮元先生,潜心30余年编纂《士礼居题跋》,80余万字文稿全靠手写,除非生病,没一天不看书。南京师范大学退休老教授方向东,长耕不辍16载,和学者王锷完成大部头著作《五礼通考》。正是一代代古籍工作者甘于寂寞,穷年累月在古籍中爬梳耕耘,中华典籍得以赓续不绝。
谈及江苏目前的古籍整理工作,方向东直言:“应该说做得很好,省政府启动了‘江苏文脉工程’,江苏省内许多重要的古籍得以整理出版,南京出版社组织出版了《金陵丛书》,使南京市的古籍以及各个地市级的古籍能够出版,其规模超过全国其他省份,有目共睹,成绩斐然。”
近年来,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对全省古籍藏量、存藏特征、保护现状进行了摸底普查,共收集68家古籍收藏单位数据25万余条,数据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普查基础上,江苏省建立了古籍分级分类保护体系,目前共有142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10.9%,居全国省份之首,拥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1家,位列全国省份第一。
为了让“活”下来的古籍“永生”,江苏有序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已建3种古籍数据库、7种民国时期文献数据库。今年还将上线《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库》,分批对特色书目、图录、全省珍贵古籍资源全文影像等进行发布。
加强人才培养 让古籍事业“传下去”
年轻人成为南图古籍修复团队主力军
提到古籍修复,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手握鬃刷、戴着眼镜的老师傅形象。而在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年轻人已成为修复团队主力军。
在12人的修复团队中,除了技术指导杨来京已从事古籍修复45年之久,其余的修复员均是80后、90后。“通过修复古籍,我也仿佛在与古人对话。”90后修复师丁峰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意义。
古汉语、绘画美工、传统古籍装订和出版学.....古籍修复专业需要涉猎众多领域,这些年轻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正是老一辈所欠缺的。既有精湛的修复技巧,也敢于拥抱新鲜事物,年轻修复师们将新式手法和理论运用到修复中,在前辈的指导下接过接力棒,将古籍事业薪火相传。
当前,我国古籍保护仍面临着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高水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对于古籍保护工作,方向东建议,“第一要从制度、考核机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让古籍整理出版成为受人尊敬、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第二要重视古籍整理、出版和保护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每年举办全省古籍保护培训班,培训省内古籍收藏单位工作人员达1216人次。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莫愁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开设古籍修复专业。不少古籍出版单位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导师制度、邀请专家培训、鼓励参与学术活动等举措,提升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留住来之不易的宝贵人才。
正如方向东所言,“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传承的不是知识,而应该是为传统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责任和境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浩瀚书海,古籍事业也因新鲜血液的加入而焕发出青春朝气。
创新传播形式 让古籍文化“火起来”
“80后”图书馆员复原古籍里的美食
假蟹、素烧鹅、梨炒鸡.....清代才子袁枚所著《随园食单》里的美食,被搬上了家庭餐桌。这些菜肴背后的“美食家”,是来自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两位“80后”馆员,韩超和史星宇。
这两年,他们拍摄了“食光机”系列视频,还原《随园食单》记载美食做法,目前已经复刻了其中八道美食。“袁枚不是厨子,他只是一个吃客。他不会记载到完整的步骤,很多时候一句话只有食材或者只有他吃起来的感受。步骤需要我们用经验还原。”韩超介绍。
在史星宇看来,清代饮食与现在大致相近,但有些菜式确实独特,“随园食单里面假蟹它是用黄鱼做的,模拟出来蟹肉和蟹黄的口感,用咸鸭蛋黄再加上黄鱼肉,捣碎了以后炒在一起,再蘸上姜醋,确实很像。”
聊起视频拍摄的创意,二人的初心很简单。“古籍从语言到形式对我们来说都比较陌生,我们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你感觉古籍它是有一定用处的,让你去了解这背后的一些东西,当有人去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宣传效果就已经到了。”
为了加大古籍保护的宣传力度,近年来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册府千华——江苏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楮墨流辉——南京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等多场线上线下展览,未来还将推出“衣冠古丘——《明史》里的南京”、“福地琅嬛——寻找南京的读书台”等线上活动。
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到专题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典籍》,再到各类层出不穷的短视频.....创新传播,让珍贵的故纸堆不再尘封书架一角,走进大众的视野。当原汁原味的古籍突破时空“出圈”,古老的中国故事余韵犹存,五千年中华文化薪火日新月盛。
在时间的长河里,华夏文明传之无穷。古籍保护,任重而道远。在世界读书日,不妨择一本古籍,对话先贤,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
(部分素材综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央广网、江苏文旅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