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视频
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鲜为人知的是,驾驭这艘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巨轮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团队,其中近七成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是这群“踏浪者”,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托起“国轮国造”的百年梦想。今年五四青年节,中交天航局天鲲号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国轮国造”的集大成者
鲲,取名于中国古代传说,寓意着天鲲号自诞生之日即肩负着顶天立地的使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
作为中国疏浚业的先行者,有着120年发展史的中交天航局如同一艘驶向新时代的巨轮,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远海资源开发、港口航道建设打造出一个个“疏浚利器”。
天鲲号应时而生。天鲲号的设计与建造集纳了此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设计理念、应用技术、建造工艺等方面优势,持续创新攻关打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轮国造”的集大成者。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前不久刚荣获“最美港航人”称号的天鲲号青年轮机长王东始终记得他的师傅、时任天鲲号监造组组长王健的这句话。
彼时,国内尚无此类船舶的设计建造经验,且不具备重型自航绞吸船建造模拟实验环境。从船舶初步设计到技术规格书制定,再到生产设计,整个过程步履维艰,只能在实际生产中步步推进。为此,中交天航局专门成立船舶技术监造组,王健主动请缨担任监造组组长,并召集了多名年轻人组成了一支专业青年技术团队。
重任在肩,以王东、杨家旺为代表的青年技术人才,向攻坚世界领先的关键技术发起挑战。他们阅遍数百份设计图纸和参考文献,踏遍近千个舱室,查遍数万条焊缝,凭借这般韧劲和过硬技能,成功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先后在全电力驱动、快速成岛、超远距离输送等关键领域取得上千项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疏浚装备技术由跟跑、并跑向关键技术世界领跑的重大跨越。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高度融合的里程碑,天鲲号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完美蝶变。天鲲号的挖掘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居世界前列,远程输送能力世界第一,适应恶劣海况能力全球最强,实现了无人操控自动挖掘,具有全球无限航区适航能力和恶劣条件下安全作业能力。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中,将天鲲号列为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极大激发了全体天鲲青年矢志不渝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壮志豪情。
用创新展示中国疏浚装备硬实力
甫一投产,天鲲号这支年轻团队便成了这艘“国之重器”的顶梁柱,他们用年轻人的创新和智慧,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疏浚装备的硬实力。
首战即是奔赴远东项目与世界顶级疏浚旗舰同台竞技。小伙子们顶着严寒风雪,24小时连续奋战,吃住在甲板。这一次,摆在他们面前的是70兆帕硬岩挑战,也就是说,天鲲号相当于要在每平方厘米岩石上附着700公斤的力才能“啃”得下。超强硬度的岩石对船机设备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王东带领着轮机部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船舶机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完成自修及扩大自修超100项。
一天凌晨,船上的装驳管忽然出现故障,王东从床上跳起来就赶赴零下30摄氏度的施工现场。此段管路没有图纸作为结构分析支撑,王东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逐步摸查排除问题,寻找“病因”。整整85个小时后,故障解除了,没有耽误一天工期。
天鲲号回国首秀是助力连云港港口打造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桥头堡”。因为土质黏度的关系,天鲲号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泥泵磨损严重。95后青年常子人迎难而上,与师傅王东搭档,解决了液压泵控制比例放大板故障。与此同时,他们开展水下泵拆检等自修项目20余项,节约资金超千万元。
在钦州港硬岩挖掘施工期间,高建伟带领大家对船舶横移锚进行改造,提出“齿座替代法”,用齿座替换锚尖并装上绞刀,来增加锚尖入泥深度,加大横移锚的抓地力,减少走锚频次。
如此,天鲲号能更轻松地“啃下”硬岩,入泥效果佳还便于更换,大幅缩短了船舶倒锚时间,提升时利率近15个百分点,保证了北部湾建党百年献礼工程的完工。
在江苏盐城滨海LNG项目扩建工程冲刺阶段,电机员王尚发明了“闸阀开闭线位专用F型开口扳手”,将原本需要两人携两把大号开口扳手才能操作的调节作业,改良成只需一人携带专用工具即可进行作业,并利用其进行迅速排障维修,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
自投产以来,天鲲青年将船舶时利率提高到95%左右,远超国内普通绞吸挖泥船。“鲲青年”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完成了水下泵自动控制系统等100余项技术革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专业领域空白。
“敢战、能战、善战”的青年铁军
“我们始终致力建成一支与‘国之重器’相匹配的世界一流船员队伍。”天鲲号党支部书记霍宗杰说。一直以来,天鲲号锚定“世界一流船舶”目标,把工程当作“战场”,把绞刀当作“武器”,全力打造敢战、能战、善战的天鲲青年铁军。
天鲲号聚焦全球行业发展趋势,凭借其世界先进的操作系统和装备实力,成立“鲲青年”创新工作室,将青年创新深度融入生产实践,自主完成“水下泵自动控制系统”等100余项技术革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专业领域空白。同时,船舶还通过“青年大讲堂”“双导师带徒”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引领绞刀、泥泵、电气等专业学科发展的技术能手和“大国工匠”,水手长杨春彪更是荣获了“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面对生产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难点、堵点,天鲲号打造了“敢打必胜”尖刀班。高建伟、王春珉等青年骨干带领团队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技能竞赛,固化典型施工经验,提升船舶生产效率近15个百分点;由孙然、王聘等10余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快速排障突击队,提升了船舶在海外艰难工况下的“单兵”作战能力……
就在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这一天,天鲲号的年轻船员们依旧征战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项目,为打通远东极寒地区能源输送新通道持续奋斗。对他们而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就是能在国土上书写出强国一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