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贵州深山的大窝凼里有一个150人的团队,其中有40多位是博士。他们心怀浪漫,却为了理想长年居此,他们就是“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和他的团队。今天的《奋斗者 正青春》来认识建造和守护“天眼”的追星人。
在国家天文台FAST电子学实验室,总工程师姜鹏正带领团队对一套新型的接收机系统进行调试,未来它可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天眼”FAST更加“耳聪目明”。
姜鹏在31岁博士毕业后就来到贵州省平塘县,当时正是“中国天眼”建设初期,科研人员使用的是地表水,住的是没有空调的活动板房。除了克服生活上的艰苦,还要面临很多无法想象的技术难关。姜鹏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索网工程,无任何经验可循。
“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球型反射面是一张由6670根钢索编制的索网,它需要在球面和抛物面间进行变形,从而对天文信号进行收集和观测。钢索上要装上反射面板,需要经常调换角度,不断拉伸,还要保证至少能用30年。
经过反复思考、计算后,姜鹏提出需要安装强度为500兆帕、弯曲次数为200万的钢索。当时,他们从市面上买了十余根钢索进行实验,却没有一根能满足要求,最后只能自己设计研制。日夜摸索、反复测试实验,经历近百次失败后,姜鹏带领团队成员终于研制出超高耐疲劳钢索,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2017年,“中国天眼”进入调试阶段,成功实现了对特定目标的追踪观测。截至目前,基于“中国天眼”所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660颗,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成果。
(编辑 李蔚蔚)